曹操如果在此战胜利的话,一举便可平定江东,也就不会出现那种局面( 二 )


当然,对曹操来说,平定江东至少是在拿下夏口之后 。最好孙权害怕曹军势大,向刘琮学习,主动投降 。那封著名的恐吓信,与其说是战斗檄文,倒不如说是给孙权施加压力的劝降信 。
曹操并没有做好全面“渡江作战”的准备
赤壁之战前,孙权已经保有江东六郡(吴郡、会稽郡、丹阳郡、豫章郡、庐陵郡、庐江郡),包括了今天江苏、浙江、安徽、江西,以及湖北的一部分(三征黄祖,取得江夏郡一部分),西起汉口(夏口)东至南京(建业),都是孙权的地盘 。从后世成功的“渡江作战”来看,防守方占据的是天险优势,易守难攻,但也受制于防守战线太长,无法面面俱到 。因此攻击方大多是多点进攻,协同作战,让防守方顾首难顾尾 。司马炎灭东吴,组织了六路齐攻 。隋文帝杨广灭南陈,更是组织了八路齐攻 。从当时曹操的形势看,他虽然收编了荆州的水军,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自己的短板,但曹操显然没有做好全面“渡江作战”的准备,史书上都没有看到相应的记载 。只靠江陵顺江东下这一路人马,根本不可能搞定整个江东 。
因此,可以推断,赤壁之战前,曹操并没有全面进攻东吴的思想准备、物质准备,甚至东吴还在东线战场(合肥)反击了曹操 。东吴的主动参战,打乱了曹操原有的部署和节奏(不过,就算此战曹操的目标不是东吴,如果他打顺了,下一个目标也一定是东吴) 。站在东吴的立场上,确实实现了“主动出击,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战略意图,削弱了敌人,为自己的发展壮大赢得了时间 。
曹操一统天下的命确实不够好,汉高祖刘邦只用六年就实现了大一统,汉光武帝刘秀更是不到四年就实现了,曹操征战三十一年只混了个三国鼎立局面(从起兵反董卓算到曹操去世) 。赤壁之败,真的是一个巨大的坎 。也许曹操输就输在太过于咄咄逼人,把孙权吓着了,把孙权硬是逼上了和刘备联合抗曹的道路 。事缓则圆,如果曹操明确暂时不碰孙权,孙权也许就不会主动来挑战曹操,甚至孙权真会和刘备打起来(曹操解决袁尚、袁谭时就用过这一招,减缓外部压力,对手反而自斗起来) 。真是有点为曹操可惜 。


【曹操如果在此战胜利的话,一举便可平定江东,也就不会出现那种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