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小龄童为何会迷上收藏,又在收藏之路上取得了什么真经?

八十年代的西游记可谓是家喻户晓,其中孙悟空的扮演者六小龄童更是诸多孙悟空形像中最像的一个了,殊不知六小龄童在吉尼斯世界纪录中也有不少的成绩 。
2014年10月7日,在央视一套热播的《吉尼斯中国之夜》中,六小龄童作为创造“吉尼斯纪录”最多的中国影视演员,成为嘉宾 。其实早在2000年,他与成龙就双双载入“世界吉尼斯大全”,而六小龄童如今已经有4项吉尼斯纪录载入大全 。
众所周知,在1982年版《西游记》中,六小龄童塑造的孙悟空形象已成为无人超越的经典,《西游记》更是经久不衰的热播剧之一 。但鲜有人知,西游过后,六小龄童却“猴缘”难了,他做的每一件事总是和猴有关,就连收藏都是和西游文化密切相关的“猴系收藏” 。如今,他捐建的两座猴系收藏博物馆名震世界 。在他的藏品中,很多都是在国内外花大价钱搜集到的孤品,价值难以估计 。那么,六小龄童为何会迷上收藏,又在收藏之路上取得了什么真经呢?
六小龄童(本名章金莱)出生在一个猴王世家,“章氏猴戏”在中国已延续上百年 。六小龄童的曾祖父艺名“活猴章”,祖父艺名“赛活猴”,父亲章宗义艺名“六龄童”,有“南猴王”的美誉 。正是这种代代相传的高超才艺,让六小龄童在电视剧《西游记》中一举成名,他塑造的孙悟空深入人心,名震中外 。在前后长达17年的拍摄中,他只演了一只猴子 。因此,他也成为唯一被载入世界吉尼斯纪录的内地演员 。
上世纪80年代末,六小龄童经常到一些国家和地区参加公益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他强烈感受到西游文化是很多民众都非常喜爱的艺术形式 。而国外对《西游记》的研究更是他没想到的:在美国人眼中,500年前吴承恩已经提出最早的克隆技术——拔一根毫毛变成一样的猴子,而火眼金睛、顺风耳也与显微镜、手机无异,他们已经开始关注《西游记》巨大的想象力带来的科技启示 。


【六小龄童为何会迷上收藏,又在收藏之路上取得了什么真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