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顺治朝科场大惨案:所有主考官全部被处死( 二 )


“摁倒葫芦瓢又起” , 刚过半年 , 江南乡试又出了乱子 。顺治十四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 有给事中阴应节参奏说:“江南主考官方猷等弊窦多端 , ……物议沸腾 。”因为顺治帝处置“北闱”乡试科场案的怒气未消 , 现在又听到这个消息 , 更是火上浇油 , 怒不可遏 。立即传旨:“方猷等经朕面谕 , 尚敢如此 , 殊属可恶 。方猷、钱开宗并同考试官 , 俱着革职 。”并下令绑了主持“南闱”的全部考官入京 。
这次丁酉科江南乡试 , 正考官为翰林院侍讲严州人方猷 , 副考官为翰林院检讨杭州钱开宗 。放榜以后 , 取中举人120名 , 虽得中的多是江南名士 , 但取中的举人里 , 不少是贿赂考官而取得的 。所以两江的议论哗然 , 以致造成“群体事件” 。发榜时 , 就有些落第考生拦住考官怒骂 。两主考在考试结束回乡之时 , 船过常州、苏州 , 又有大批士子追着船大骂 , 甚至向船上投掷砖瓦 。落榜的士子们怒不可遏 , 群集在贡院门前 , 有人还在门上贴了“大字报”:“孔方主试合钱神(暗指考官方猷和钱开宗) , 题目先分富与贫(科题取《论语》中‘贫而无谄’一词) , 金陵自古称金穴 , 白下於今中白丁 。”内有一人将门上“贡院”两个大字的“贡”字中间加了一个“四”字 , 改成了“賣”(卖字的繁体);“院”字用纸贴去“阝”变成“完”字 , “贡院”变成了“賣完”(卖完) 。讽刺堂堂选取人才的贡院 , 竟成金钱交易的污秽之所 。这时江宁书坊店里还刻了一部传奇 , 叫《万金记》 , 以方字去一点为万 , 钱字去一旁为金 , 影射方、钱二主考 , 极尽“万”、“金”二主考暗通关节、受贿赂的种种舞弊丑态 。著名戏曲家尤侗又作了一部传奇名《钧天乐》 , 也是说考试行贿买通关节之事 。《钧天乐》这本书一直流传到京都 , 而且闹得满城风雨 , 令顺治帝大为光火 。
顺治十五年二月庚戌 , 顺治帝在中南海瀛台 , 又亲试该科江南考中的正副榜举子 。和上次亲试的情景差不多 , 每个举人都身带刑具 , 由护军营的军校持刀监视 , 戒备森严 , 如临大敌 , 不像考场 , 倒像刑场!皇帝以春雨诗五十韵命题 , 结果 , 只有吴珂鸣三试皆优 , 文列第一 , 当了解元 , 准许参加当年殿试 。余者 , 74人准许参加下科会试 , 24人罚停会试 , 24文理不通 , 革去举人 。此案的审理一直延续到十一月
十一月二十八日最后结案 , 顺治帝在刑部奏折上谕批:方猷、钱开宗俱著即正法 , 妻子家产籍没入官 。其余叶楚槐等“南闱”全部考官18人(其中1人已经病死)立即处以绞刑(绞刑得全尸 , 与斩刑不同) , 妻子家产籍没入官 。8名被控告有“关节”的新举人 , 各责打40大板 , 家产籍没入官 , 父母、妻、子流放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县 , 是清朝前期重犯流放地) 。
值得一提的是 , 在这场科举大案中 , 还有一个插曲 , 就是出现了一位“张铁生式”的人物——吴兆骞交了白卷 。吴兆骞大名鼎鼎 , 号汉槎 , 江苏吴江人 , 乃江南名士 。平常 , 大家都认为他的文章“惊才绝艳” , 而这次皇帝亲试 , 他却交了一张白卷 。于是舆论大哗 , 有人说他是惊魂未定 , 吓得提笔忘字了;也有人说他是恃才傲物 , 故意卖弄 。其实是吴兆骞看到当时考场如同刑场的景象 , 感慨万端 , 把笔一扔 , 说:“焉有吴兆骞而以一举人行贿的吗?”语气和态度真是清高的很 。这就触怒了顺治皇帝 , 也把他发配到宁古塔充军 , 你不是看不起举人嘛 , 那也请你到北疆凉快凉快吧!据说 , 吴兆骞临行时 , 京中好友顾贞观、徐乾学、吴梅村等人都来为他送行 。吴梅村还作了一首长诗《悲歌赠吴季子》送他上路 。然而这一去就是20多年 , 其间吴兆骞诗兴大发 , 写了许多悲愤慷慨的诗歌和感人泪下的书信 , 后来编成了《归来草堂尺牍》和《秋笳集》 , 流行于士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