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中哪个国家实力最强?变强的原因是什么

是秦国 。
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的成功 。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 。
法令规定:
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③根据军功大小授于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④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封建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
相关介绍
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 。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 。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
经过
舌战群儒
公元前359年,秦孝公打算在秦国国内进行变法,又害怕国人议论纷纷,所以犹豫不决 。秦孝公召开朝会命臣工商议此事 。
旧贵族代表甘龙、杜挚起来反对变法 。他们认为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 。“法古无过
,循礼无邪 。”商鞅针锋相对地指出:“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 。然则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礼者未足多是也 。”从而主张“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语出《商君书·更法篇》、《史记·商君列传》) 。这是以历史进化的思想驳斥了旧贵族所谓“法古”“循礼”的复古主张,为实行变法作了舆论准备 。
立木为信
商鞅变法的法令已经准备就绪,但没有公布 。他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就在国都集市的南门外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 。
告示:有谁能把这根木条搬到集市北门,就给他十两黄金 。百姓们感到奇怪,没有人敢来搬动 。商鞅又出示布告说:“有能搬动的给他五十斤金(古时的“金”实际为黄铜) 。”有个人壮着胆子把木头搬到了集市北门,商鞅立刻命令给他五十两黄金(黄铜) 。
施展变法
颁布垦草令
主条目:垦草令
变法之争结束后,秦孝公于公元前359年命商鞅在秦国国内颁布《垦草令》,作为全面变法的序幕 。
其主要内容有:刺激农业生产、抑制商业发展、重塑社会价值观,提高农业的社会认知度、削弱贵族、官吏的特权,让国内贵族加入到农业生产中、实行统一的税租制度等改革方略 。
第一次变法
主条目:商鞅变法
《垦草令》在秦国成功实施后,秦孝公于公元前356年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在秦国国内实行第一次变法 。


【战国七雄中哪个国家实力最强?变强的原因是什么】其主要内容有:
(一)颁布实行魏国李悝的《法经》,增加连坐法 法律,[12] 轻罪用重刑;
(二)废除旧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禁止私斗,颁布按军功赏赐的二十等爵制度;
(三)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特别奖励垦荒;规定,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可免除本人劳役和赋税,以农业为“本业”,以商业为“末业”,并且限制商人经营的范围,重征商税 。
(四)焚烧儒家经典,禁止游宦之民 。
(五)强制推行个体小家庭制度 。扩大了国家赋税和兵徭役来源,为秦国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的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第二次变法
咸阳(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位于关中平原中部,北依高原,南临渭河,顺渭河而下可直入黄河,终南山与渭河之间可直通函谷关 。为便于向函谷关以东发展,秦孝公于公元前350年命商鞅征调士卒,按照鲁国、卫国的国都规模修筑冀阙宫廷,营造新都,并于次年将国都从栎阳(今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东南)迁至咸阳,同时命商鞅在秦国国内进行第二次变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