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桧的故事:拨弄是非,造谣离间

秦桧的一种手法是背后拨弄是非,造谣离间
,出卖同他共事的大臣 。绍兴七年(1137年),张浚要求离开右相的职位 。宋高宗赵构问他:“谁可代替你呢?”张浚不说 。赵构又问:“秦桧怎么样?”张浚说:“与他共事,才知他不光明磊落 。’赵构说:“那就用赵鼎 。”赵鼎接替了张浚的宰相职务 。后来张浚受到迫害,要把他安置在岭南,赵鼎就约同事解救,与大臣张守面奏赵构,每人都千官万语为张浚求情,唯独秦桧一言不发,原来赵鼎、张浚很合得来,张浚先任宰相,竭力引荐赵鼎 。他们曾讨论过人才问题.张浚激动地谈秦桧“善良” 。赵鼎说:“此人得志,我们就无所措手足了,”张浚不以为然,所以也引荐过秦桧.后来知他不光明正大,就不再推崇他了.秦桧因此怀恨张浚,用挑拨手法告赵鼎说:“皇上想召用你,而张浚拖延扣留 。这就激怒赵鼎去排挤张浚 。秦桧在枢密院只听赵鼎的指使,而赵鼎素来就讨厌秦桧,经他这一拨弄,赵鼎反而对他深信不疑,最后他们都被秦桧所排挤 。赵鼎与张浚晚年在福州相遇,谈及此事,才知都被秦桧出卖了 。
秦桧的第二种手法是言语不多,却很毒,甚至以一语害人.正如《宋史》中所说,秦桧阴险如悬崖陷阱,深危莫测.群臣讨论政事,还没有据理力辩,他用一两句话就否定了.李光曾与秦桧争论,发育稍微触犯了秦桧,秦桧就不说话了.等李光说完,秦桧慢慢地说:“李光没有作大臣的礼法 。”赵构听后,对李光十分生气 。所以史书上指出秦桧凡陷害忠良,一般是用这种权术 。
秦桧的第三种手法是一意孤行,排除异己,必欲置反对者于死地而后快.枢密院编修官胡铨上书,愿斩秦桧以谢天下 。顷刻受到秦桧打击,把他贬往昭州(今广西乎乐)“编管”(宋代官吏,因罪除去名籍贬谪州郡,编入该地户籍,并由当地官吏管束) 。他因小妻临产,想稍晚几天再走,结果秦桧派人叫他戴上刑具,押送昭州.秦桧还觉得对胡铨处理过轻,不足以“贬一警百”,使反对议和的人从此俯首贴耳,箝口不官,因而迫使赵构发了一道诏令,说胡铨上疏是放肆称凶,倡导犯上之风,告诫朝廷内外,不得效法 。大臣陈刚中支持胡铨上书,秦桧大怒,把他弄到赣州安远县 。安远县地处边远山区,条件极差,瘴气很盛,当地谚语说:“龙南、安远,一去不转 。”意思说,到安远是一去不复返了,必然死在那里 。陈刚中果然死在安远.邵隆在商州(今陕西商县)十年,披荆斩棘地进行治理,招回流散人手,发展生产,多次打败金兵 。正值“绍兴和议”签订,把商州割与金国,邵隆很不满意.后来任命他主管金州(今陕西安康),他曾出兵金统治区.秦桧怀恨,就调他去主管叙州(今四川宜宾市),但仍不解恨,就暗中派人用毒酒杀害了他 。故将解潜罢官闲居,因不同意和议,被流放南安(今江西大余)而死 。大臣白锷说秦桧办事荒谬反常,被刺配万安军(今广东海南岛万宁) 。可以这样说,翻开《宋史·秦桧传》,几乎是满篇记载着秦桧血淋淋的害人帐 。
秦桧的第四种手法是屡兴大狱,株连无辜,迫害与他稍有些微异意的人.秦桧晚年更为凶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又兴起王庶二子(王之奇、王之荀)、叶三省、杨炜、袁敏求四大狱 。诬陷他们有“诽滂罪” 。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赵令衿看秦桧的《家庙记》,口念“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结果被告 。有人又告赵鼎的儿子赵汾同赵令衿饮宴后厚赠礼物,“必有奸谋’,就送赵令衿入狱 。秦桧在他的“一德格天阁,,里写上赵鼎,李光,胡铨的姓名,“必欲杀之而后快 。”此时赵鼎已死,恨不能处置,就想捕杀他的儿子赵汾,秦桧尤恨张浚,将他编管水州(今湖南零陵),指使其死党张柄坐镇潭州(今湖南长沙),与郡丞汪召锡共同监视.秦桧甚至要赵汾捏造事实,诬陷自己与张浚、李光、胡寅“谋大逆”,这次株连贤士五十三人.兴起这个大狱之时,秦桧已是奄奄一息之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