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为何享誉大唐开国第一功臣

唐朝名臣济济,仅唐太宗在凌烟阁挂像旌表的功勋卓著者就有24位,而长孙无忌被列在首位 。就才能而论,他在谋臣猛将、良宰贤相中可能算不上最突出,但却是太宗的
心腹 。由于受到唐太宗特殊信赖,长孙无忌不但在贞观朝发挥了特殊作用,且受托辅佐高宗,成为唐初政治史上的特殊人物 。
与其他功臣相比,长孙无忌既是一个忠心谋国者,也是一个潜心谋身者,唐太宗曾评价他“善避嫌疑,应物敏速,决断事理,古人不过” 。但恰恰是这样一个以韬晦见长的人,既尽忠于君又有功于国,且深明全身之道,最后竟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而被流放和赐死,不能不令人深长思之 。
善谋全局肯背黑锅
长孙无忌的年龄与李世民相仿,二人从小交往友善,妹妹嫁给李世民后,两人关系更加亲密 。李世民青年时南征北战,屡次陷于危难也是长孙无忌所救 。而且,太宗终其一生,对长孙皇后都怀有十分感激的心情 。长孙皇后与长孙无忌兄妹感情又很深厚,太宗爱屋及乌,当然也就格外信任长孙无忌 。
长孙无忌充分发挥了太宗对他的信任和作为内戚的身份之便,对太宗提了一些别人所不能提的建议 。加上他本身的聪明才智,这些建议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使他成为贞观朝的第一功臣 。
太宗晚年,太子李承乾由于谋反被诛杀 。太宗为此痛苦不堪,甚至几度“自投于床”、“又抽佩刀欲自刺” 。在另定太子的“家事”中,作为亲戚和第一重臣的长孙无忌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
当时最有资格被立为太子的是长孙皇后的另外两个儿子:魏王李泰和晋王李治 。两人相比,李泰的条件更为优越,首先他是长孙皇后的次子,比李治年长九岁,且富有才华,在朝臣中声望颇著,唐太宗曾私底下答应李泰要立他为太子 。李治是长孙皇后的第三子,唐太宗的第九子,不论从年龄还是从才具看,均处于劣势,但长孙无忌却一再请求立李治为太子 。李泰、李治都是长孙无忌的外甥,长孙无忌为什么弃李泰而主张立李治呢?
晋王李治生性仁弱,而魏王李泰则聪明绝伦,善于以才学取悦太宗,并招纳士人,文武官员也纷纷投其门下 。长孙无忌知道,如果李泰做皇帝,依靠重用的必定是他自己的心腹 。李泰集团的主要成员是功臣子弟,他们靠祖上资荫,身处高官,奢侈放纵,希望通过李泰当皇帝,达到驱逐元老,自己掌权的目的 。李治的支持者则是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元老重臣,其中包括李绩、褚遂良等 。长孙无忌既是唐朝的开国元勋,又是唐太宗的佐命大臣,是贞观政治的忠实执行者 。唐太宗希望自己死后,贞观政治依然坚持下去,只能靠长孙无忌等元老重臣的辅佐,而绝不是李泰手下的那帮纨绔子弟 。
而且,长孙无忌熟读经史,经历隋亡的乱世,深知治世刚刚开创,君主太聪明也不是件好事 。隋炀帝本身就自幼聪明善辩,但他多智多欲、崇尚浮华、好大喜功,不仅群臣难以辅佐,也容易成为国家民生之蠹害 。若李泰得立,他很可能会改弦更张,但其才器和君德又远不如太宗,结局极有可能危及“贞观之治”的成果 。在舍李泰而立李治为太子这件事上,唐太宗与长孙无忌最后达成了一致意见 。
由于李治仁弱,不像自己,恐不能执掌社稷,唐太宗在立了李治后,思想仍在动摇反复 。一度又向长孙无忌提出想改立“有英武才”、像自己一样英俊果断的三子吴王李恪为太子 。李恪文韬武略高人一等,朝中和民间立李恪为太子的呼声都极高 。根据史实李恪并没有和李承乾或者李泰争夺太子之位,对皇位并没有强烈的欲望 。太宗比较欣赏这个天生贵族的儿子,长孙无忌则一再反对 。太宗问:“你这么反对,是不是因为李恪不是你的外甥?恪儿聪敏多才,英勇果敢,很是像我 。再说他将来是否会倚仗你们长孙家,也很难说啊!”长孙无忌回答说:“李治仁厚善良,是个守成之君的好人选 。选储君这件事至关重要,怎能朝令夕改?举棋不定很容易输棋 。”在长孙无忌看来,守成之君并非一定要有才华,却一定要像汉朝文、景二帝一样仁顺 。唐太宗只好作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