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9;远看像条狗,近看郭鼎堂#039;,鲁迅为何如此评价郭沫若?

“远看像条狗,近看像条狗,到眼前一看,哟,原来是郭鼎堂”,这是一代文豪鲁迅先生对郭沫若的评价 。
说道郭沫若,笔者第一个想到的词就是:争议 。后人对郭先生的评价也众说纷纭,一方面是其在中国近现代的甲骨文、文学、喜剧、书法等多个领域都做出过杰出贡献,官方也称其创作的历史剧是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另一方面,他的人品备受争议,“才子加流氓”的名声也不胫而走 。
相比郭沫若在文坛的耀眼成绩,其在感情上的“丰富多彩”确实令人感叹 。比如郭先生的婚姻史恐怕会令男读者嫉妒、女读者愤怒 。
郭沫若的第一段婚姻和民国很多著名文人一样,都是包办婚姻 。1912年,郭沫若在父母的安排下与张琼华女士结婚,然而仅仅过了五天,郭就表示“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结果这一走便留下张琼华空守近70年的活寡 。不过郭沫若并没有一走了之,1939年2月已经是国府要员的郭沫若回到家乡 。他当众向张琼华表示了歉意,甚至鞠了一躬,之后便坦坦荡荡地离开了 。
郭沫若的第二段感情经历发生在日本 。1916年8月,郭来到日本东京结实了一个叫佐藤富子的女护士 。后来在郭沫若的苦苦追求下佐藤富子不惜与父母断绝关系嫁给了了郭沫若 。本来以为是一段童话般的跨国爱情,但是抗战爆发后郭为了国家民族毅然决然地留下日本妻儿回到了战火中的中国 。虽然有人评价说是“了事拂衣去,深藏功与名”,只是可怜了孤儿寡母 。
在日本妻子孤独一人辛辛苦苦拉扯孩子的时候,郭沫若在故国又开始了新的恋情 。但这次恋爱却搞出了人命 。郭在日本期间就结识了《大公报》驻东京的女采访人员于立忱,并一度擦出了火花 。但是当时郭已经是几个孩子的爹了,于是恋爱不顺的于立忱在1937年5月回到上海后便自缢身亡了 。
回到中国后郭沫若又意外结识了于立忱的胞妹于立群,于是没有家庭束缚的郭又再次对后者发起了爱情攻势 。1939年元旦,周恩来在重庆亲自为郭沫若与于立群主持了婚礼 。据说,当时周恩来就对郭沫若说:“希望这是你的最后一次婚礼了!”
【#039;远看像条狗,近看郭鼎堂#039;,鲁迅为何如此评价郭沫若?】再结合郭沫若在建国后的一些表现,笔者觉得林语堂先生给予其“集天下肉麻之大成”的评价恰如其分 。值得一说的是郭沫若死后骨灰并没有安放在八宝山,而是撒在了虎头山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