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景公贪图享受,常常大兴土木 。有一个时期,齐景公修筑正寝台,三年没有停止;接着又修建大的宫室,两年也没有完成;没多久又开始修筑通往邹地的驰道 。齐景公这种无休止的兴建工程,费力费钱,民不堪命 。晏子便进谏说:“百姓太劳累了,您也该停止些徭役啊!”齐景公回答说:“等修完了驰道再停止吧!”
晏子摇了摇头,说道:“君主把百姓的财产都搞尽了,自己最终也得不到利益; 把人民弄得精疲力竭,自己最终也得不到快乐呀 。”他举从前楚灵王不爱惜民力而遭到人民反对的事例作证,劝告齐景公赶快停止这些徭役 。齐景公最终接受了 。
正是晏子的规劝与努力,使齐景公在享乐上有所收敛,使齐国百姓的负担有所减轻,使齐景公没有成为过于昏庸的君主 。
廉洁从政,自奉俭约
晏子虽身居高位,但一直提倡廉洁,因此对齐景公的奢糜享乐极为不满,多次犯颜直谏或者借机规劝 。据《左传·昭公十年》和《晏子春秋》记载,齐国统治集团中有栾氏、高氏与田氏和鲍氏几个大贵族,有着尖锐的矛盾 。栾氏与高氏想要驱逐田氏与鲍氏 。这两大集团都想要找晏子,晏子都予以拒绝 。
后来田氏与鲍氏胜利了,栾氏与高氏只得逃往外国 。就在这时,胜利的田氏打算分掉逃走后那两家族的财产 。就在这时,晏子却出来制止,说这不符合制度,你一定要把对方的财产交给君主 。他对田氏的田桓子明确地说:“且婴闻之,廉者,政之本也;让者,德之主也 。栾、高不让,以至此祸,可毋慎乎!”这意思是:我晏婴听说过,廉洁是政治的根本,谦让是道德的主体 。栾氏、高氏不谦让,因而遭到了这样的祸患,难道可以不慎重么!可见,晏子对廉洁的重视,他把廉洁看作政治的根本 。
晏子不仅从思想上重视,而且在自己的生活中一直注意节俭 。据《史记·管晏列传》中载:“以节俭力行重于齐 。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 。”这意思是说晏子生活节俭,而且身体力行,在齐国受到人们的尊重 。他做了齐国的宰相,自己吃饭没有两样以上的肉食,妻妾不穿丝绸的衣服 。以晏子的地位与身份,做到这样这确实很不容易,在当时官场几乎是绝无仅有的 。
有一次,晏子在吃饭,齐景公派人来找他 。晏子便留下来人一起吃 。由于饭不够,结果两人都没有吃饱 。来人回去后,把情况说了说,齐景公很是惊讶 。于是立即派人给晏子送去了一笔钱表示慰问 。没料到晏子却辞谢了 。齐景公又派人送去了两次、三次,但晏子一直坚辞不受 。
齐景公为此召见了晏子,对他说:“从前,我祖先桓公曾赐给管仲很多的土地、财物,他都接受了;现在,我送给你的,怎么就不接受呢?”
晏子诚恳地解释说:“我听说过一句古话:‘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据我琢磨,管仲自然是贤人,是智者,而他接受封賞,可能就是那千虑之一失呀,我虽愚钝,也可能是那千虑之一得啊!”齐景公听了后,就没有再勉强他 。
还有一次,齐景公的宠臣梁丘据去见晏子,正巧晏子在吃午饭,他亲眼看见餐桌上肉食很少,回去后,就把情况反映给了齐景公 。第二天,景公就划出了一块土地要封賞给晏子,晏子又是一再地谢绝 。晏子坦诚地对齐景公说:“人有了钱而不骄傲的是很少有的,贫穷而不怨恨的也是很难的 。我能够在贫困的情况下而不怨恨,是因为我以贫为师啊!您赏给我土地,就是把这老师看得太轻,而把封赏看得太重,是没有好处的,请允许我不接受您的封赏 。”
曾经拥有实权的大贵族庆封逃亡国外,齐景公就把庆封的封地分给大臣们,晏子分得了北殿边上60个邑,可是晏子却一再辞谢 。有位大夫对晏子说:“富足是人们都盼望的,您为什么偏偏要拒绝呢?”晏子又讲了一番道理,最后说道:“利过则为败,吾不敢贪多,所谓幅也 。”意思是说,利益超过了规定,就会因此遭到祸害,我不敢贪多求得利益,这就是所说的遵守规定 。
- 愿为贤王的爱新觉罗middo;福全,为何被康熙皇帝削了爵位
- 猪八戒为什么不愿意拜乌巢禅师为师傅?原因是什么
- 中越战争中为什么越南宁愿输也不出动空军?
- 太上老君是道教始祖,为什么还甘愿向玉帝称臣?
- 猪八戒为什么不愿意当净坛使者?原因是什么
- 武则天的遗愿竟是以皇后身份下葬为何不是皇帝
- 三国著名天下名士刘巴为何不愿意教神童周不疑
- 曹操老爹曹嵩为何愿意花上千万买个挂名太尉?
- 根本没有烽火戏诸侯我们竟被司马迁骗了千年!
- 抗日女英雄用石头砸死日军,牺牲时年仅18岁,最后的遗愿难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