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因为血缘太近的缘故,佟佳氏进宫多年却一直没能怀孕,直到胤禛六岁的时候也就是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九日她才生下了一个女儿,这也是她唯一的孩子 。可能是由于血缘太近的缘故吧,皇八女似乎是先天不足,医生曾拟开刀医治,但后来被放弃了,采取服药医治的保守方式,却最终还是没能保住公主的性命 。孩子没有满月即六月十四日殇逝,甚至没来得及让父亲见上一面 。⑻公主的死对佟佳氏的打击应当是很大的,或许就是因为膝下无所出,她才能够视胤禛为己出,殷勤备至,关爱有加,将自己的母爱倾注于他的身上,全心全意照顾胤禛吧 。幼时的胤禛乃凭借着这层得天独厚的机缘,被鞠养于康熙宫中,得到父皇的亲自抚育,因此从小即能受到一定的重视 。他们父子间的感情基础也因这层关系,而显得特别深厚牢固,但也因此对于胤禛身上的性格弱点,康熙也更一目了然 。
其实胤禛的性格和德妃、胤禵有很多相像的地方,都是那么的强硬、倔强、烈性 。看到很多人评价胤禵是一个真性情的男儿,而对雍正,则用阴谋家、野心家来形容他,我觉得是有悖于历史的 。其实雍正根本就不是一个喜怒不行于色的人,也不是什么冷面王,他是一个有些孩子气,有些情绪化,不太善于掩饰自己的人 。而康熙对他的四字考语“喜怒不定”则是对此最好的注脚 。康熙因劝他说“你肯急,凡事只以忍好 。”
但似乎年轻的胤禛血气方刚,正是那种逆反的性格张扬的时候,对于父亲的教诲,也是阳奉阴违,依然故我,直到他为此付出了代价 。
康熙三十七年,康熙皇帝大封诸子,皇长子和皇三子俱为郡王,而只比胤祉小一岁的胤禛却只被封了贝勒,康熙在解释不封胤禛为王时,抛出的借口是“四阿哥为人轻率”⑼ 。这件事情给了胤禛极大的打击,令他一直耿耿于怀,甚至到继位后他还念念不忘,“朕初为贝勒时,人称为王,辙赧然羞之 。”⑽
他本就是一个好强的人,自尊心极强,又怎能甘心于人后,此后自是逐渐收敛了自己的性子,身上的棱角也磨去了很多 。说句题外话,应当庆幸,他很及时的栽了个跟头 。否则,当一废太子的时候,他很有可能会闯下弥天大祸 。在那件非常之事发生之前,胤祥要比胤禛更蒙康熙看重,可是事后局势急转直下,他们兄弟的在父亲心目中的地位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但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以他这种强势的性格,自然很难讨得母亲的欢心 。
胤禛从出小起即由佟佳氏抚养,一直到他十一岁左右佟佳氏病逝,幼年的胤禛都是在这位高贵温婉、仪态端庄的母亲之呵护和教导下一天一天成长起来的 。胤禛后来回忆佟佳氏时曾感念其“抚冲龄而顾复,备蒙鞠育之仁,溯十载之劬劳,莫报生成之德”⑾“生恩不及养恩大”,所以胤禛感养母恩遇之素深,同孝懿仁皇后亲近,反而与亲娘生疏则是很自然的事情,亦合人之常情 。雍正和养母之间的感情很深,他眼中的养母“慈抚朕躬,恩勤笃挚”,是一个慈爱且对自己付出了真挚感情的母亲 。所以他一直很想报答她,只可惜孝懿早逝,所以夙愿难了 。而他“诞绍丕基”继位为君,使得他更有机会“显扬”养母的大德,这也算了了他的一桩心事吧 。⑿
“天下的父母皆是偏心的”,做父母的很难一碗水端平的,即使他们很想不偏不倚,但是总有子女是和自己投缘的,也有话不投机的,所以感情的天秤难免会有所偏差 。与孝懿仁皇后不同的是,德妃生育子女甚多,而十四阿哥胤禵(胤祯)又恰好是她最小的一个儿子,偏疼幼子也是人之常情 。况且幼时的胤禛情绪波澜起伏较大,“喜怒不定”也表现的很明显,可能是因为心绪不佳,承受不住方方面面带给他的重压,会猝然的将自己的情感宣泄迸发出来,甚或有时近乎歇斯底里了 。做母亲的往往喜欢听话乖巧的孩子,胤禛的这种性格很难博得母亲的欢心 。母亲的偏心,可能其本人并不自知,但是作为当事人,则会很敏感的觉察到母亲细微的感情变化,况且德妃偏疼胤禵是那样的明显,想来雍正心中对此也一直耿耿于怀,母子间的隔阂愈见增大 。
- 薏米对皮肤好吗 薏米的美容功效与作用
- 混世魔王是什么来历?曾与九天玄女大战七天七夜
- 阿拉伯世界与大唐冲突中唯一次获胜的战争怛罗斯之战
- 谈古论今,成吉思汗攻取西夏后突然亡故,死因成迷
- 秦二世胡亥与公子扶苏之间的故事
- 莲雾与苹果的区别 莲雾和苹果能一起吃吗
- seam十大免费游戏黑色小队与CSGO上榜,第一居然是它
- 辜鸿铭的著作:辜鸿铭与《中国人的精神》
- 张学良与于凤至的故事:张学良于凤至的婚姻生活
- 如何看待小说金瓶梅的俗与名著红楼梦的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