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热的日子热死上万人,古人是怎么纳凉的?

《诗经》中有一首叫《七月》的诗,“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 。意思是把冰块凿下来,藏到冰窖里去 。冰窖都建在阴凉的地方,深入地下 。用新鲜稻草跟芦席铺垫,把冰放到上面之后就覆盖稻糠、树叶等隔温材料,然后密封窖口,待来年享用 。
今年上海的夏天特别热!2013年时,由于上海处在副热带高压中心附近,曾出现连续4天日最高气温超过40摄氏度的情况 。时隔4年,副热带高压又来了 。
那么,在古代,我国夏天有多热?最热的夏天出现在什么时候?没有空调的古人们又如何降暑呢?
热灾逢大旱杯水贵如油
在气象学上,一般以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5℃作为高温的标准,如果多天在35℃及以上高温,称为“热浪”,属于气象灾害,古人称为“热灾” 。从《中国气象灾害大典·综合卷》的统计分析来看,热灾相对其他自然灾害并不是太多,与“霜灾”并列,约占总数的1% 。
著名气候学家竺可桢认为,在公元1900年以前,中国气候史上出现过四个“温暖期”,相应的也有四个“寒冷期” 。除公元前1100年之前的第一个温暖期持续时间很长外,其他三个总是交替出现 。
相对来说,热灾多发生在气候“温暖期”内,明显多于寒冷期 。如从隋唐到北宋初年的第三个温暖期内,夏季极端高温天气就较多 。
唐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春夏大旱,粟麦枯槁” 。《旧唐书·德宗纪》上称,这一年“夏,热甚” 。通俗说来,就是这个夏天太热了 。
五代后梁开平二年六月辛亥(公元908年7月17日),《旧五代史·梁书·太祖纪四》记载,这天是“亢阳”,意思是太阳太厉害了,也就是老百姓说的“毒太阳” 。
这样的极端天气在北宋初年较多,而且宋代诗中多有描写 。如孔武仲《伏中作二首》“酷暑已旬日,熏炙势自如”;陈造《立秋日》“酷暑如酷吏,顷刻不可对”……宋至道二年(公元996年),“六月,大热,民有渴死者”;宋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四月丁卯“隆暑”,六月壬午“人多渴死” 。
在公元1400年以前,高温热浪天气涉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发生于南宋嘉定八年(公元1215年) 。当时的皇帝是赵扩(宁宗),今河南、安徽、江苏、湖南等省份均遭受热灾 。这一年又恰逢大旱,灾情严重 。《宋史·五行志二》上有这样的记载:“五月大燠,草木枯槁,百泉皆竭 。”
“燠”的本意是温暖,史书上称“大燠”,即“太热了” 。因为对水的需求过于旺盛,“行都斛水百钱,江淮杯水数十钱” 。放在眼下,这一杯水能值10元人民币,那时老百姓收入低,哪能喝得起“贵如油”的水?以致“渴死者其众” 。
乾隆八年夏最热 京城热死逾万人
然而,嘉定八年并不是中国历史上最热的夏天,史上最热的夏天出现于乾隆八年,即公元1743年 。从《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第三卷“清代气象记录(上)”中可以看到,这一年高温几乎涉及半个中国,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等整个华北地区异常炎热,可以说是超级酷暑 。有关乾隆八年极端炎热记录,在所涉地的史志上均有记录,兹录几条如下——
北京:“六月丙辰(7月25日)京师威暑 。”(《续东华录》)
天津:“五月苦热,土石皆焦,桅顶流金,人多热死 。”(同治《续天津县志》)
河北高邑:“(五月廿八(7月19日)至六月初六日(7月26日)薰热难当,墙壁重阴亦炎如火灼,日中铅锡销化,人多渴死 。”(民国《高邑县志》)
山西浮山:“夏五月大热,道路行人多有毙者,京师更甚,浮人在京贸易者亦有热毙者 。”(乾隆《浮山县志》)
山东高青:“大旱千里,室内器具俱热,风炙树木向西南辄多死 。六月间,自天津南武定府逃走者多,路人多热死 。”(乾隆《青城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