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毅论》论述燕国名将乐毅及其征讨各国之事

《乐毅论》 论述燕国名将乐毅及其征讨各国之事
乐毅(yuè yì),生卒年不详,子姓,乐氏,名毅,字永霸 。中山灵寿(今河北灵寿西北)人,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魏将乐羊后裔,拜燕上将军,受封昌国君,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 。
公元前284年,他统帅燕国等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70余城,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报了强齐伐燕之仇 。后因受燕惠王猜忌,投奔赵国,被封于观津,号为望诸君 。
《乐毅论》是三国时期魏夏侯玄(泰初)撰写的一篇文章,文中论述的是战国时代燕国名将乐毅及其征讨各国之事 。传王羲之抄写这篇文章,是书付其子官奴的 。有人考证说,官奴是王献之 。这一书迹,早在去东晋未远的南朝曾被论及 。梁武帝在与陶弘景讨论内府所藏的这篇书迹时说:“逸少迹无甚极细书,《乐毅论》乃微粗健,恐非真迹”,陶弘景表示赞同,曰:“《乐毅论》愚心近甚疑是摹而不敢轻言,今旨以为非真,窃自信颇涉有悟 。”那么,梁朝内府的藏本,宜是摹本而非真迹 。
尽管如此,陈、隋之际释智永却视《乐毅论》为王羲之正书第一 。据他说:“梁世模出,天下珍之 。自萧、阮之流,莫不临学 。陈天嘉(650——565)中,人得以献文帝,帝赐始兴王,王作牧境中,即以见示 。吾昔闻其妙,今睹其真,阅玩良久,匪朝伊夕 。始兴薨後,仍属废帝 。废帝既殁,又属余杭公主,公主以帝王所重,恒加宝爱,陈世诸王,皆求不得 。及天下一统,四海同文,处处追寻,累载方得 。”
唐朝初年,《乐毅论》入於内府,曾经褚遂良检校鉴定,认定为真迹 。褚氏著录内府所收王羲之书迹,为 《右军书目》,列《乐毅论》为王氏正书第一,并注明“四十四行,书付官奴” 。唐太宗最为宝重的书迹是《兰亭序》与《乐毅论》 。唐内府收藏的《乐毅论》,最初摹拓分赐大臣是在贞观年间 。褚遂良《榻本(乐毅论)记》曰:贞观十三年(639)四月九日,命直弘文馆冯承素摹榻,分赐长孙无忌、房玄龄、高士廉、侯君集、魏徵、杨师道六人,“于是在外乃有六本 。”武平一《徐氏法书记》载:“至高宗又敕冯承素、诸葛贞榻《乐毅论》及杂帖数本,赐长孙无忌等六人,在外方有 。”摹本的传布范围,限於皇亲国戚或近侍大臣而已,世人罕见其貌 。

【《乐毅论》论述燕国名将乐毅及其征讨各国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