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海战清朝为什么会胜利?原因是什么?

在澎湖海战中 , 清军之所以取胜 , 除战船装备精良 , 将士作战勇敢之外 , 也是与作战指挥的正确分不开的 。清军水师统帅施琅“治军严整 , 通阵法 , 尤善水战 , 谙海中风候” , 因此在指挥上有许多独到之处 。在渡海时间上 , 他一反在东北风季节渡海的传统 , 选在西南风始发的六月中旬 。
实战证明 , 这一选择是正确的 , 它保障了清军水师在发起总攻前的安全锚泊 。在渡海航路上 , 以往从大陆到台湾 , 都从金、厦出航 , 而施琅又一反惯例 , 把出航点选在靠南的铜山岛 。因为水师从铜山出航后可利用西南风 , 直取澎湖以南郑军未设防的诸岛屿 , 以作为前进基地 , 然后向北转入澎湖海域 , 这样便始终处于顺风顺流的有利阵位 。实战证明 , 这种选择是正确的 , 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在战术上 , 集中兵力 , 速战速决 。澎湖海域六月多风 , 深谙海情的施琅是知道的 , 在初战小挫之后 , 便立即抓紧再战准备 , 并不失时机地发起总攻 。施琅除分兵二路 , 从东、西两个方向进行佯动和箝制以外 , 在主攻方向上集中了56艘主力战船 , 并以五船合攻一船 , 逐次歼灭了郑军主力 , 而清军水师却无一船损失 。一场大规模海战 , 损伤如此悬殊 , 这在海战史上也属鲜见 。
【澎湖海战清朝为什么会胜利?原因是什么?】澎湖海战明郑为什么失败
一、防御部署上的错误 。郑军只注意防守八罩水道以北的北大山、西屿、北山等大岛 , 而忽视了在八罩水道以南的八罩、虎井、桶盘、花屿、猫屿等诸小屿设防 , 这就使南来的清军水师得以乘虚入据 , 成了清军驻泊、休整和出击的前进基地 。
二、消极防御 , 贻误战机 。当清军水师经过30多小时的航行 , 抵近澎湖时 , 郑军宣毅左镇邱辉对刘国轩说:“乘彼船初到 , 安澳未定 , 兵心尚摇 , 辉愿领烦船十只 , 同左虎卫江胜贯阵却之 。”建威中镇黄良骥也说:“先发制人 , 半渡而击 , 正合兵法 。”刘国轩却说:“炮台处处谨守 , 彼何处湾泊?当此六月时候 , 一旦风起 , 则彼何所容身?此乃以逸待劳 , 不战可收全功也 。”遂按兵不动 , 使清军水师得以顺利到达澎湖 , 环泊花、猫二屿 。邱辉又建议:“乘夜潮落 , 冲舟宗击之” , 又遭拒绝 。十六日 , 清军出战不利 , 千帅受伤 。邱辉建议乘胜夜袭 , 刘国轩仍以等待飓风使彼自覆为由未予采纳 。邱辉说:“兵法有云:半渡可击 , 立营未定可击 , 乘虚可击;今敌患三者 , 而不乘其势 , 若早晚无风 , 合万人为一心而死战 , 将奈何?”刘国轩不听部属的合理建议 , 三次放弃歼敌的有利战机 , 把取胜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可期而不可必的风暴上 , 结果是风未至而兵已败 。
三、冒险决战 , 全军覆没 。战史上因主帅胸无全局 , 迁就眼前事变 , 由消极防御变为冒险决战的事例时有发生 。郑军的作战方针本来是以澎湖为重点设防固守 , 刘国轩本人也不愿主动出击 , 而是指望海上风暴会使清军不战而败 。既然如此 , 就应该充分利用防御工事 , 保存有生力量 , 避免与清军决战 。刘国轩见不及此 , 当施琅发起总攻时 , 亦率全部海上兵力迎战 , 终于全军覆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