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食品安全:汴梁到处在用死马肉制造假鹿肉

现在饮食领域制假最突出 , 好多小作坊购置了专业的生产线 , 将进价低廉的猪肉和鸭肉打碎重组 , “拼贴”成售价昂贵的牛肉和羊肉 , 源源不断地流向饭馆和菜市场 。宋朝也有这样的作坊 , 能将进价低廉的死马肉“加工”成售价昂贵的獐肉和鹿肉 。
死马变獐鹿 , 还有注水肉散茶里掺枯草 , 茶粉里掺米粉 , 坏茶外面裹好茶印制假币 , 物价飞涨
在中国所有朝代当中 , 宋朝应该是经济最繁荣、市场最发达、外贸最活跃、商人最自由的朝代 , 同时也是国民生产总值最高的朝代 。据经济史学家估算 , 宋朝的富裕程度空前绝后 , 不仅远迈汉唐 , 而且超越明清 , 据说其国民生产总值已经占据当时全世界经济总量的一半以上 。
但就是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朝代 , 饮食安全堪忧 , 制假贩假盛行 。
宋朝遗老吴自牧写过一本《武林旧事》 , 该书在历数南宋临安种种繁华之后 , 话锋一转 , 提到了制假贩假:“卖买物货 , 以伪易真 , 至以纸为衣 , 铜铅为金银 , 土木为香药 。”临安市场上的奸商俯拾皆是 , 以次充好 , 他们用纸做衣服 , 用铜充黄金 , 用铅块铸造银锭 , 用杂树冒充檀香 , 无论哪个行业都充斥着假货 , 令人防不胜防 。
南宋进士袁采也说过:“忠信二事 , 君子不守者少 , 小人不守者多 。且如小人以物市于人 , 敝恶之物 , 饰为新奇;假伪之物 , 饰为真实 。如绢帛之用胶糊 , 米麦之增湿润 , 肉食之灌以水 , 药材之易以他物 。巧其言词 , 止于求售 , 误人食用 , 有不恤也 。”(《世范》)君子能做到诚信 , 小人做不到诚信 , 就拿那些市井小贩来说吧 , 他们习惯用坏的冒充好的 , 用假的代替真的 。为了牟取暴利 , 这些人在丝绸和麻布上涂胶 , 以突出光泽;在粮食和鲜肉里注水 , 以增加重量;甚至在药物里造假 , 连顾客的健康和生命都不顾了 。
制假
假肉、假茶、假钞
现在饮食领域制假最突出 , 好多小作坊购置了专业的生产线 , 将进价低廉的猪肉和鸭肉打碎重组 , “拼贴”成售价昂贵的牛肉和羊肉 , 源源不断地流向饭馆和菜市场 。宋朝也有这样的作坊 , 能将进价低廉的死马肉“加工”成售价昂贵的獐肉和鹿肉 。
王安石有一同年进士 , 名叫苏颂 , 此人在东京汴梁定居过 , 调查过死马变獐鹿的黑幕 。他说东京曹门外有两大作坊 , 一个作坊专门制造豆豉 , 另一个作坊专门收购死马 。死马很便宜 , 买到手以后 , 剥皮取肉 , 切成大块 , 先用烂泥埋起来 , 过一两天刨出 , 看着会很新鲜 , 但是不能吃 , 腐肉的味道太浓 。为了祛除异味 , 收购死马的作坊大量采购豆豉 , 用咸豆豉来腌制和炖煮马肉 , 炖上一天 , 无论颜色、口感还是味道 , 都跟獐肉鹿肉没什么区别了 。苏颂从曹门那里经过 , “早行 , 其臭不可近 , 晚过之 , 香闻数百步 。”(苏象先《丞相魏公谭训》卷10《杂事》)早上臭气熏天 , 是因为刚刚刨出死马;晚上香飘数里 , 则说明腐烂的马肉已经被加工成獐豝和鹿脯 , 可以批发给小贩 , 让他们去酒楼饭馆推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