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食品安全:汴梁到处在用死马肉制造假鹿肉( 二 )


现在北方喝茶的人渐渐多了起来(三十年前大部分北方人民不懂得喝茶 , 想喝也喝不起) , 好茶供不应求 , 于是有人造假 , 在劣质毛茶里添加不同种类的香精 , 能做出任何一款你想喝的茶叶 , 包括名贵的“极品龙井”和“云南古树茶” 。宋朝也有人制造假茶 , 其方法是往散茶里掺杂枯草 , 往茶粉里掺杂米粉 , 或者在坏茶外面裹上好茶 , 制成真假难辨的茶砖 。宋徽宗说:“又有贪利之民购求外焙已采之芽 , 假以制造;碎已成之饼 , 易以范模 。”(《大观茶论》)意思是连进献给皇帝的贡茶都有人假冒 , 将国营茶厂生产的好茶和私营茶厂生产的劣茶混合起来 , 压成小巧玲珑的贡茶茶砖 。
现在有人制造假币 , 宋朝也有这样的亡命之徒 。据《宋史》第374卷记载 , 南宋四川有一个多达五十人的大型犯罪团伙 , 专门印制假钞 , 后来这个犯罪团伙被官府逮捕 , 查出假币三十万张 , 每张面额最高千贯 , 最低十贯 , 而经他们之手印制的大量假币已经进入市场流通了 。而据《鹤林玉露》甲集第4卷记载 , 公元1230年前后 , 原红袄军起义领袖李全割据山东 , 不知从哪个渠道弄来新币印版 , 竟然动员自己的军队狂印假钞 , 并持假钞在临近省份购买粮食和军火 , 造成江南物价飞涨 。
【宋朝食品安全:汴梁到处在用死马肉制造假鹿肉】 打假
官方审验度量衡、允许顾客退货
制假贩假现象不光宋朝有 , 任何一个朝代都存在 , 所以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气愤地写下一段话 , 大意是说中国人是世界上最会骗人的民族 , 也是最喜欢骗人的民族 , 因为中国的法律禁止暴力 , 
但允许欺诈 。
孟德斯鸠没有来过中国 , 他也不是一个严谨求实的学问家 , 他说中国人最会骗人 , 这话当然是带着情绪说的;说中国的法律允许欺诈 , 那更是信口雌黄 。对古代刑法稍有研究的朋友都知道 , 中国历代朝廷不仅禁止商业欺诈 , 而且还出台过一批法令来保护消费者权益 。
以宋朝为例 , 政府首先制定《关市令》 , 禁止商贩缺斤短两 。北宋政府每月一次派人抽查市面上的度量衡用具 , 凡是未经官方审验的秤杆、天平和量布尺 , 一律不得在市场上使用 。如果商贩使用不合格的度量用具 , 或者故意缺斤短两 , 顾客可以举报 , 而商贩得到的惩罚则是“杖六十” , 屁股上挨六十大板 。北宋初年汇编的法令大全《宋刑统》中还有允许退货的条文——只要消费者在购买牲畜时立有合约 , 买回后三天内发现问题的 , 都可以找卖方退货;卖方不退的 , 可以向官府举报 , 由官府强令卖方退换 , 并“笞四十” , 也就是打卖方四十小板 。至于制造假币 , 更有严刑峻法予以惩罚 , 一经发现 , 一般会处以死刑 。
不治
地方官缺乏执行力 , 有法不依
既然宋朝政府制定了这样严格的法律 , 为什么制假售假仍然盛行呢?我想大概跟宋朝地方官缺乏执行力有关 。
据《名公书判清明集》记载 , 南宋某市长生病 , 派人去药铺买药 , 药铺老板胆大包天 , 不但用过期药骗他 , 还在药里掺了三分之一的草梗 。该市长大怒 , 将药铺老板捆了起来 , 打了六十大板 。最有意思的是该市长写的判决书:“大凡市井妄利之人 , 其他犹可作伪 , 惟药饵不可以作伪 。作伪于饮食 , 不过不足以爽口 , 未害也;作伪于器物 , 不过不足于适用 , 未害也 。惟于药饵而一或作伪焉 , 小则不足愈疾 , 甚则必至于杀人 , 其为害岂不甚大哉?”瞧瞧这个父母官对制假贩假的行为是怎样看待的:“其他犹可作伪 , 惟药饵不可以作伪 。”除了药物不能造假 , 别的商品造点儿假无伤大雅 , 他老人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 根本不管 。这位父母官被称为“名公” , 意思是清正廉明的名臣 , 连名臣对造假都这样不管不问 , 其他官员可想而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