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弼马温”与“辟马瘟”
看过《西游记》中“大闹天宫”一段的读者,一定对“弼马温”这个词印象深刻 。在小说中,美猴王在菩提老祖那里学了真本领,打遍龙宫地府,四处惹是生非,惊动了天庭 。玉帝本着息事宁人的态度,以“弼马温”的官职为诱饵,将其招安 。美猴王本以为自己进入了高级干部编制,可以一展宏图,却没想到这“弼马温”只是专门管理天宫的马匹的闲职,于是心生怨恨,弃官回到花果山,第一次与天庭决裂 。
翻开中国古代史书,掌管宫廷马匹的一向叫“太仆”,并没有“弼马温”的说法,那么这个官名是从哪里来的呢?晚明文人谢肇淛在笔记《五杂俎》中提到一个说法:“置狙于马厩,令马不疫 。《西游记》谓天帝封孙行者为弼马温,盖戏词也 。”笔记中的“狙”即指猴子 。钱锺书先生解释这一段话说“盖《西游记》第四回美猴王‘官封弼马温’,即本俗说猴能‘辟马瘟’,生发出一段奇谈也 。”照这个说法,玉帝大约是欺负美猴王不了解天庭官职系统,根据“辟马瘟”三字的谐音现场胡诌了一个空头官职,不花任何成本就把美猴王控制了起来 。美猴王知道自己被如此戏耍,会恼羞成怒也是可以理解的 。
古代,猴子的别名叫做“马留”,这个称呼至今保留在两广一带的方言中 。《西游记》的作者显然也知道这一点,在百回本《西游记》中,美猴王手下的“花果山四健将”中就有猴子名叫“马流二元帅” 。从读音上来说,“马留”一词是“猱”字的上古读音变体,而“猱”正是“猴”的另一种名称 。从词义上来说,古人选择“马留”二字表示“猱”的读音,正与猴子预防马病的功能有关 。在目前通行的百回本《西游记》面世后不久,李时珍写出了药学巨著《本草纲目》,李时珍在书中解释猴子的各种异名时,曾经提到,有胡人将猴子称为“马留”,就是因为“养马者厩中畜之,能辟马病”的缘故 。日本民俗学家南方熊楠认为,猴群中的猴子有互相捉虱子食用的习惯,将猴子蓄养在马厩中,可能就是利用这一习惯,让猴子捕食马匹身上的寄生虫,减少感染疾病的几率 。
【西游记揭秘:为什么让美猴王去当弼马温?】成都曾家包汉墓画像石中的马厩图
中国历史上的猴马关系
用猴子防止马疫的传统从何时开始?钱锺书先生认为这种说法最早的文字记载可追溯到北齐贾思勰的著名农书《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中有一部分专门介绍养马的窍门,其中引用当时一本记载各类辟邪厌胜之法的著作《术》中的说法,曰:“常系猕猴于马坊,令马不畏,辟恶除百病也 。”古人认为瘟疫多是天地间“邪气”所致,因此治疗瘟疫常常和“辟邪”“辟恶”联系在一起 。晋朝干宝所撰《搜神记》中,记载了一个神异的故事,说晋朝有一位名叫赵固的将军,他的战马忽然因为“腹胀”而死,将军找到了当时著名的术士郭璞,郭璞命人到丛林中,捕捉了一只“似猴而非”的生物,放在马的鼻子前吸气,过了一会儿,已经气绝的战马便喷鼻而起,恢复了生机 。这个故事也明显表现出了“猴防马疫”的思想,不同的是猴子只能预防邪气侵入马匹,而这“似猴而非”的生物却能将已经侵入马匹的邪气吸出,达到起死回生的效果 。
如果我们抛开文字的局限,放眼当代日益丰硕的考古成果,就会发现,“猴辟马瘟”的传统比我们想象中更为久远 。历史学家邢义田先生曾经花了十五年时间,专门收集内亚地区以“猴与马”为主题的绘画与造像,他发现,早在东汉时期,我国的河南、四川、内蒙古、甘肃等地的出土文物中就已经出现过很多猴马共存的画面,在不少图像中,猴子就直接蹲在马厩外拴马的木桩上 。也就是说,用猴子当“弼马温”的做法,在《西游记》成书之前一千五百年就已经在中国非常流行了 。
- 为什么老和尚称自己为老衲?老衲是什么意思
- 揭秘水浒传:梁山好汉的绰号究竟是怎样得来的?
- 揭秘:唐玄宗既废王皇后为何不立武惠妃为皇后?
- 揭秘:《聊斋志异》里美艳女鬼的原型出自哪里?
- 揭秘:谁是小说水浒传中长得丑却有才干的人?
- 揭秘:中国古代间谍工具的四大发明是什么
- 越战孽债大揭秘:美国大兵在越南留下5万私生子?
- 古代战场上第一排的人那么倒霉为什么不逃跑
- 长平之战时楚国为什么不秦国空虚攻打它
- 揭秘巨鹿之战竟然是司马迁撒下的弥天大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