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舌战群儒与顾雍的对话是什么?( 三 )


第五场是诸葛亮与陆绩的论辩 。陆绩的观点是刘备无法与曹操抗衡 。理由是:曹操出身名门,是“相国曹参之后”;刘备出身低微,“虽云中山靖王苗裔,却无可稽考,眼见只是织席贩屦之夫耳” 。诸葛亮对此分三步进行了驳斥 。第一步用反问句点出陆绩幼年时“座间怀桔”的故事,意在回敬陆绩对刘备早年“织席贩屦”的讥讽 。第二步用釜底抽薪法通过否定对方的论据来反驳对方的观点 。先用事例论证法证明曹操名为“曹相国之后”,实为“曹氏之贼子”,再用揭悖法指出“刘豫州虽云中山靖王苗裔,却无可查考”的说法与“刘豫州堂堂帝胄,当今皇帝,按谱赐爵”的事实相悖谬,驳斥了刘备出身低微的说法 。这样,构成
对方论据的两个要件就被否定了,对方的论点也就不攻自破了 。第三步用汉高祖与刘备类比,“高祖起身亭长,而终有天下”;刘备织席贩屦也就不见得无法与曹操抗衡,通过反驳对方的论证而完全驳倒了对方 。
第六场是诸葛亮和严峻的论辩 。严峻问诸葛亮“治何经典”,意思是要兴邦立事就要治经典,诸葛亮不治经典就没有资格在此谈论抗曹、降曹的军国大事 。诸葛亮听出这层意思,运用揭悖法,通过指出严峻的言论与古代豪杰匡扶宇宙却未曾治何经典的客观实际之间存有的悖谬进行了驳斥 。
第七场是诸葛亮和程德枢的论辩 。程德枢以“儒”自居,指责诸葛亮“好为大言,未必真有实学,恐适为儒者所笑” 。程德枢指责诸葛亮“未必真有实学”,也就是说他这样的“儒”是有“实学"的 。于是,诸葛亮抓住“儒”字,用追加前提的办法将之分成“君子之儒”和“小人之儒”而分别阐释,着重讥刺“小人之儒”的所谓“实学”不过是“雕虫”、“翰墨”之技,又举出杨雄的例子予以证明 。因为程德枢是以“儒”自居来嘲讽诸葛亮的,所以,诸葛亮说的是“小人之儒”,讥刺的就正是程德枢 。一顿痛斥,说得程德枢张口结舌 。在舌战中诸葛亮还巧妙运用医学方面的知识,说:“譬如人染沉疴,当先用糜粥以饮之,和药以服之;待其腑脏调和,形体渐安,然后用肉食以补之,猛药以治之:则病根尽去,人得全生也 。若不待气脉和缓,便投以猛药厚味,欲求安保,诚为难矣 。”如果再算上后面“借东风”的故事,则诸葛亮真的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各方面知识无所不通的一个“通人”了 。
【诸葛亮舌战群儒与顾雍的对话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