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姬:董小宛如何从秦淮名妓成为冒辟疆的贤妾?

清宫有四大疑案,第一个是顺治出家,据说顺治出家是为了一个汉族女子——董小宛 。而董小宛原又本是大名士冒辟疆的小妾,据说冒辟疆因顺治从他手中夺走董小宛而悲痛欲绝 。说道:
“梦幻尘缘,伤心情动,莺莺远去,盼盼楼空 。倩女离魂,萍踪莫问 。扬钩海畔,谁证前盟;把臂林边,难忘往事 。金莲舞后,玉树歌余,桃对无踪,柳枝何处?嗟嗟,萍随水,水随风,萍枯水尽;幻即空,空即色,幻灭全灵 。能所双忘,色空并遣;长歌寄意,缺月难圆 。”
【名姬:董小宛如何从秦淮名妓成为冒辟疆的贤妾?】并写下了一阂金人捧露盘词,寄托悲思 。
但疑案毕竟是疑案,真实的情况却与之颇有出入 。
苏州城外有条半塘河,河水清缓;两岸风景秀丽宜人,在出城不远的河畔有一座不知名的小山,山上竹林幽幽,静如世外桃园 。山边原本没有人家,只有三两座简易的亭子,供来此清心的游人休息 。后来这里筑起了一座小楼,楼虽不大,却修得别致典雅,楼中住着一对母女和几个传婢 。这母女俩日子似乎过得十分悠闲,每日里沉醉于山水间,看片石孤云,流水落花,累了便在院中花亭里弹琴吟诗,品茗对弈,似乎不为生计所累 。
是谁家的女眷有这份闲情逸意呢?她们本是城内“董家绣庄”的女主人和千金小姐 。“董家绣庄”是苏州小有名气的一家苏绣绣庄,因活计做得精细,所以生意一直兴隆 。董家是苏绣世家,到这一代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别看刺绣属于工艺制造行业,可十分接近于绘画艺术,所以董家还颇有几分书香气息 。女主人白氏是一个老秀才的独生女儿,老秀才平生不得志,只好把满腹经纶传给了女儿 。白氏为董家生了个千金,为寄夫妻融洽之情,取名白,号青莲,小闺女不但模样儿俊秀,脑子还十分灵慧,父母视如至宝,悉心教她诗文书画、针线女红,一心想调教出一个才德具全的姑娘 。
这本是个美满幸福的家庭,不料天有不测风云,董白十三岁那年,父亲在暑天患上了暴痢,药不凑效,不久便撒手人寰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将董白母女打击得心神憔悴,料理完丈夫的后事,白氏不愿在城中的旧宅中继续住下去,睹物思人,倍感悲伤;于是花了一笔钱,在半塘河滨筑下了幽室,带着女儿隐居其中,过一种与世相隔的恬淡生活,绣庄的事则全委托伙计去掌管 。
两年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淡淡流走了,此时已是明朝末年 。朝廷腐败,枭雄四起,天下陷入战乱之中 。到了崇祯九年,乱象已迫近苏州,人们不由得惶惶不安,白氏也打算关闭绣庄的生意,收回资金以备随时逃难 。谁知绣庄伙计一算帐,不但没有银两剩余,反而在外面欠下了上千两银子的帐 。分明是伙计从中捣鬼,白氏又无法把握,又气又急,终于病倒在床 。母亲倒下,绣庄破产,债务压头,生活的重担猛地压到了十五岁的董白身上,她仿佛从云端跌入了冰窖,一时间无法睁开眼睛 。
庞大的债务能拖则拖,母亲的医药费用却迫在眉睫 。从小随母亲隐居世外的董白已养成一副孤高自傲的性格,那里肯低三下四地向人借贷 。一急之下使出下策,答应了别人的引荐,来到南京秦淮河畔的画舫中卖艺,改名小宛 。
董小宛秀丽的容貌,超尘脱俗的气质使她很快就在秦淮河出了名 。为生活所迫,她不得不屈意卖笑,但她那清高的脾气有时不免露了出来,得罪了一些庸俗的客人,然而却赢得了一些高洁之士的欣赏 。董小宛孤芳自赏,自怜自爱,决不肯任凭客人摆布,如此一来,影响了鸨母的进帐,鸨母自然对她冷嘲热讽,董小宛郁怒之下,一跺脚离开南京,回到了苏州 。可家中母亲依然躺在病床上,离不开请医吃药,一些债主听说董小宛回了家,也纷纷上门催债,董小宛无力应付,只好重操旧业,索性将自己卖到半塘的妓院,卖笑、陪酒、陪客人出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