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昌族的丧葬一般分为土葬和火葬两种 。对非正常死亡者,如传染病死、凶死、难产死,行火葬 。对正常去世者的丧葬仪式由“报丧入殓”、“停尸发送”、“祭奠出殡”、“土葬接灵”等几个部分组成 。
报丧入殓 。老人去世后,马上向左邻右舍和居住在远方的亲戚报丧,闻讯赶来的人们用七粒大米、七粒银珠加少许清水,放入死者口里,然后用温水给死者洗尸,洗尸时一宁要使口、眼合上 。洗完尸体后便为死者穿上丧服,稍停不久就准备入殓 。入殓时,死者身上不能带金属饰物,同时不能给死者穿毛料衣物,否则认为不能转世变人 。棺材选用质地坚硬的老树做成,形状与当地汉族的棺材相同,均为一头大一头小,上刷黑红漆,一般是事先做好的留着备用 。入殓时,棺内放些稻草垫底,将尸体仰面放入后即刻盖上棺盖 。之后,将灵柩置于正堂,头朝正门,然后在其两端点上长明灯,旁边放一碗饭,其上放一熟鸡蛋,当地称“倒头碗”,鸡蛋称为“倒头蛋” 。如果谁敢吃“倒头蛋”,就会被人们认为是最胆大最活泼的人 。潞西县高埂田一带的阿昌族等老人断气时,停尸地上,下铺草席,从颈项到脚跟盖上白布,并且小块白布遮脸,用泥巴做死者枕头,待尸体僵硬后才入殓 。
停尸发送 。人死后,一般停尸三个白天,第一天晚上,由亲戚来守灵,唱哭灵歌,即《打孝歌》 。内容都是赞扬死者功德及后人的哀悼祈求 。哭依次按辈分举行,并有哀乐伴奏 。孝歌哀婉凄清,时泣时诉 。开始一人独唱,之后是主宾对唱,一唱一合,有衰悼之言,也有劝慰之语,此起彼伏,直唱到天明 。第二天晚上,举行“发送”仪式,即请经师“活袍”来念经,指引死者之魂到祖先住地 。
阿昌族认为,人死后有三个魂灵,一个要送到祖先居住地,一个要送到家族坟地,一个要供在家里保佑子孙 。送魂灵到祖先居住地的路有两条:一条是到城隍庙鬼王处,一条沿着最早祖先迁徙路线送往腾冲 。认为只有经过望乡台,吃了迷湖汤,过了奈河桥,亡灵才能到鬼王那里报到,然后才能回到祖先那里 。
“发送”仪式上的祭品有猪头、猪的四脚和尾巴等 。仪式开始,鞭炮齐鸣,“活袍”口念诵词,另外一人把一端包有纸钱的竹片点燃 。然后从丧家大门插到村口,意为给死者照引路,为女死者插双行,男死者插单行,数量由死者的年龄决定 。接着由“活袍”或佛爷敲着木鱼,孝子孝孙们绕棺三圈 。之后孝子孝孙在棺旁哭灵,“活袍”便在棺前立两棵金竹,挂起一块竹笆,在上面放些纸钱,开始念经“发送” 。送词大意是:有海的路是傈僳族的路,有文章纸墨的路是汉族的,有红口水的路是傣族的路,有箭和弩的路是景颇族的路,要往阿昌祖先的路向前走,祖先的路上开满着鲜花 。
唱完发送词,“活袍”又对全体听众讲,人死了就像灯里的油干了,不要悲痛,虽然离开了活人,但他回到了祖宗那里 。只有知道祖先过去的事,活人才对得起死人 。然后就给众人唱祖先开天辟地的史诗《遮帕麻和遮咪麻》,直到次日清晨 。
祭奠出殡 。停尸到第三天,就要举行祭奠出殡仪式 。届时远近的亲戚都带着祭品参加,一般亲戚的祭品是一升米,一只鸡,近亲祭品是一只羊和一些钱 。
均抬一面用白纸做的“秉帐”(幡旗),“秉帐”正文书写死者生平、经历和祭者的悼词,落上全部前来祭悼者的姓名 。死者的外家(其妻子后家)还要扛一幅白布“秉帐”·(幡旗)来,内容款式与其他亲戚的相同 。
【阿昌族习俗阿昌族葬礼习俗简介】
- 壮族习俗壮族打扁担究竟是怎么回事
- 壮族习俗壮族会鼓共有多少种表演方式
- 鄂温克族习俗鄂温克族哈拉是啥习俗
- 鄂温克族习俗鄂温克族禁忌简介
- 鄂温克族习俗鄂温克族婚礼是怎样的
- 揭秘腊撒:阿昌族男女恋爱的桥梁
- 阿昌族婚俗阿昌族新郎是怎样接新娘的
- 阿昌族新娘进寨后为何不住新郎家
- 阿昌族男子结婚之日用什么款待新娘舅舅
- 乌兹别克族饮食乌孜别克族有何饮食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