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黑帮老大搞选美:美女们穿泳装震惊大上海

说起选美,人们已不再陌生,而选美的名号也有一大堆,诸如世界小姐、中华小姐、香港小姐等等,选美俨然已成为一种人类共有的文化 。在中国,史上第一场选美大赛发生在1946年的上海滩,它的主办者则是当时的青帮老大、有上海皇帝之称的杜月笙(见图 1888年——1951年) 。
【苏北旱灾 数十万灾民等待救助】
在中国近代史上,才艺女子“选美”活动在晚清时代就已经盛行,只是当时参加选秀活动的对象大多限于色艺双全的妓女 。直到1946年,一场允许良家女子参加的选美活动才登上历史舞台,而这场选美则是为了筹集赈灾款项 。
史料记载,1946年夏秋之交,苏北地区久旱不雨,加上蝗虫肆虐,广袤的土地上,田禾近乎绝收 。更严重的是,由于旱灾,使之天花、疟疾、霍乱等瘟疫性疾病流行,但该地区却普遍缺医少药,导致数十万灾民流离失所,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
台湾《中国时报》日前引述一部纪录片片段的话说:“看到难民病倒在地,无人关心无人怜,也看到衣香鬓影的高贵仕女,讲讲笑话谈谈心,无论如何,看看洋场生活,再看看苏北灾民,完全是两个世界,…… 。”
鉴于灾情的严重性,上海难民救济协会为筹措救济款,决定举办“上海小姐”选举,所得收入全部用来救济灾民 。当时的杜月笙已从重庆回到了上海,势力熏天的他则上任苏北赈灾委员会的执行主席 。
【杜月笙拉上海影星参选】
当时为了赈灾,上海文艺界的一些知名人士如欧阳予倩等也为了筹款赈灾决定发起戏剧、歌舞、杂技等多种义演活动,但就当时的情况来看,“上海小姐”选举活动更让人关注 。
然而,令主办方意想不到的是,尽管事前各大报纸、电台炒得沸沸扬扬,但因“选美”在国内史无前例,加之受到社会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和歪曲,致使选美活动雷声大雨点小,报名者寥寥无几 。
不得已之下,杜月笙只有动用自己的社会关系试图让影剧界名流周璇、童芷苓、王丹凤等人参选 。这些影星先是公开表态愿意参加,但后来,她们又因“人言可畏”而宣告退出 。越剧名伶袁雪芬对当时的《申报》坦言:“赈灾义演本人全力支持,甘愿为此善举放弃门票收入,但是参加‘选美’易遭人非议,实在难以参与 。”
杜月笙再次动用传媒对外解释,除强调其社会意义外,还郑重指出:“上海小姐”的推选标准不但要求形体美,而且注重品德美、思想美 。这一招果然有效,召来了包括大中学校学生在内的几十名女性报名参加,那些说要退选的当红影星最后也参加了选美 。
【佳丽们穿泳装选美】
1946年10月8日,“上海小姐”总决赛在上海新仙林舞厅举行,场内布置得非常奢华,吸引了上海滩各界富商巨贾 。而在民间,谁会夺冠也成了小市民八卦话题,媒体更是大版面刊登相关新闻 。当时人们普遍看好一位叫谢家骅的女子 。
选美场上,佳丽们频频亮相,通过眼观、问答、表演等形式进行筛选 。这次选美活动除了预先赞助、当场捐款外,还对外售出选票万张 。选票分蓝色(捐法币1万元,作10票计算)、黄色(5万元,作50票)、粉红色(10万元,作100票),而竞选者以获得选票的多少分别选出上海小姐冠亚季军 。
但最让当时上海人感到“惊世骇俗”的是,选美活动还采用了“穿泳装表演”的程序,这在当时的中国人看来,有点难以接受,因此,舆论也是贬多于褒 。
由于这次“选美”除了现场评选,还要社会评选,故评议工作拖了较长时间,最终才在《上海画报》第三期正式公布了结果:冠军为王韵梅,获票65500张;亚军谢家骅,获票25430张;季军刘德明,获票8500张 。此外,言慧珠被评为“评剧皇后”,管敏莉为“舞蹈皇后”,韩倩倩为“歌唱皇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