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米是古代羌族的一支遗裔,原来是西北的游牧民族,后来沿横断山脉南下 。他们称汉族为“夏米”,即夏人 。汉唐之际,他们曾生活在四川省邛崃山脉以西,金沙江、雅砻江和大渡河之间的广阔地带 。普米族古老相传说,其先民曾在贡嘎岭地区生活,以后逐渐南移至九龙、越西、冕宁、西昌一带 。在元世祖南征大理时,部分西番人随军南下,最后定居于滇西北地区 。
羌族曾是中国西北今甘肃,青海地区最强大的少数民族,以勇猛善战著称,他们的势力曾发展到青海省全部及藏北地区,并循金沙江、雅砻江到达川西 。公元前七世纪中叶,秦国国君秦穆公用谋臣由余,一次就灭了十二个戎国,拓地千里,成为西方的霸主,羌部落被迫迁徙 。
西羌与秦国斗争失利,其中一部分退居青藏高原,进入金沙江,雅砻江的上游,并逐渐南移;由于邛崃山的阻挡,与中原交通不便 。在这些地区,形成了众多的民族部落集团,如白狼、槃木、唐菆、靡莫、滇、邛都嶲、笮都、冉駹、白马等 。
笮是汉族对自称“白狼”的部落的称呼 。“白狼”一词,是普系语“布朗”的变音别译,意为“米蚕蛹者”,即普米先民因养蚕而有名的自称 。东汉流传下来的“白狼歌”,保留普米古语最多 。在白狼歌中,他们自称是食肉、衣皮、不见盐谷 。
白狼王国是西番中较为先进强盛的一个分支,那时的白狼王国,大致在现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内,位于金沙江、雅砻江的中游,大雪山从北到南贯穿其境,东面有高大的、南北走向的邛崃山与成都平原相隔绝 。白狼王国约有部众10万人,很少与内地往来 。
普米族的传说、迷魂经和保持至今的古俗也印证了上述的观点 。普米族至今仍保持着尚白、供奉羊角、召巫迷鬼等古羌习俗,擅长养羊,实行兄终弟及的转房制和父子连名制 。据普米人传说,他们的祖先最早生活在昆仓山白雪皑皑的“崩崩木里瓦”地方 。云南的普米是晚近才从现今的巴塘、里塘、贡嘎岭一带迁入的 。
普米有父子连名的系谱,男子有背家谱的传统,多的能背上数十代 。他们在人死后均行火葬 。并按不同的家支,将骨灰罐集中在各自坟山上,俗称罐罐山 。他们在送葬或将骨灰罐送入坟山时,都要由韩规(巫师)念“开路经”,目的是指引死者灵魂,沿着指定的路线,去寻找祖先;他们能将寻找的路线,一站一站地背诵,或者画出路线图,挂在送葬的地方 。路线的终点,大多在巴塘、里塘和贡嘎岭三个地区 。普米人不怕死,就怕死后不能回到祖先的行列 。因此,他们对祖先住过的地方,总是牢记在心的,不论年代多么久远,代代相传祖宗的传统不丢,对先人的住地是忘不了的 。每逢节庆时,老人总爱唱《贡嗄岭歌》,以表示对祖先的崇敬和对祖先生活故地的向往 。古老的歌词也代代相传,几乎人人都会唱 。
【古老的白狼王国与普米族有什么关系】普米族有自己古老的图画文字,称作韩规文和丁巴文 。象《开路经》、《贡嘎岭歌》等,都有用丁巴文写的书 。只是仅掌握在巫师手中,使用得并不普遍 。
历史记载与本民族传说都表明,普米族是由北向南逐渐迁移的游牧民族,在汉唐时代,大约就生活于贡嘎岭一带 。贡嘎岭位于大雪山的中段,靠近康定附近 。
元代是普米族人口迁徙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普米族形成的重要时期 。元代初年,大批被称作“西番”的普米人随蒙古军队进入滇西北,扩大了居住区域,明清时又陆续迁入,而未迁入云南的普米人则与“西番”的其他自称单位一起,仍是大渡河从南至金沙江流域的主要居民 。至此,普米人的分布基本定局 。明清以后,随着藏传佛教影响的扩大,川西的普米族逐渐融于藏族,而云南西北部的普米人则仍较多地保留着古俗,并逐渐发展为有别于四川普米族的单一民族 。
- 土族服饰土族最古老头饰扭达啥样
- 古代人贩子如此凶残:难看的直接吃掉
- 北京城墙为什么缺角?揭秘城墙缺角之谜
- 如来佛祖的发型为何是古怪的菠萝头?佛祖发型
- 揭秘一夫多妻制的古代女子驯夫有什么奇招
- 揭秘十大重要女性古代遗迹:为歌咏女性而建
- 揭秘荆州惊现百座古墓出土铜镜纹饰优美
- 揭秘中国最新考古发现:还原兵马俑最初颜色
- 揭秘古代捕快:一人从业三代人不许参加科举!
- 中国古代历史上西周为什么能独霸天下那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