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愚公移山的故事最初记载于哪本书中?( 三 )


《佛说力士移山经》 , 又称《力士移山经》或《移山经》 。南朝梁释僧佑《出三藏记集》卷第二:“《移山经》一卷 , 旧录云《力士移山经》 。”(中华书局1995年版 , 第35页)隋沙门法经等撰《众经目录》卷第三:“《移山经》一卷 , 一名《力士移山经》 , 晋世竺法护别译 。”(《大正藏》 , 第55册 , No.2146)唐智升《开元释教录》卷第十三:“《力士移山经》一卷(或直云《移山经》) ,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大正藏》 , 第55册 , No.2154)其作为法护译经的真实性是没有问题的 。实际上 , 移山神话乃是中古时期佛典的常见物语 。我们试读:
昔佛在王舍城竹园中说法 , 时有梵志兄弟四人 , 各得五通 , 却后七日 , 皆当命尽 。自共议言五通之力 , 反复天地 , 手扪日月 , 移山住流 , 靡所不能 。(晋法炬、法立译《法句譬喻经》卷第一 , 《大正藏》 , 第04册 , No.0211)
姚秦竺佛念译《出曜经》卷第二、卷第九和卷第三十都有相似的表述(《大正藏》 , 第04册 , No.0212) , 东晋太元时期的名僧竺昙无兰所译《佛说忠心经》也有关于“梵志三尽道力”的移山故事(《大正藏》 , 第17册 , No.743) 。凡此均导源于《移山经》 , 由此足见其流布之广与影响之深 。《移山经》是《列子》“愚公移山”故事的“前文本” , 这一点比较容易发现 , 而另外两个“前文本”则相对深隐:
子曰:“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论语·阳货》篇 , 杨伯峻《论语译注》 , 中华书局1980年版 , 第181页)
北二百里 , 曰发鸠之山 , 其上多柘木 。有鸟焉 , 其状如乌 , 文首、白喙、赤足 , 名曰精卫 , 其鸣自詨 。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 女娃游于东海 , 溺而不返 , 故为精卫 , 常衔西山之木石 , 以堙于东海 。(《山海经》卷第三《北山经》 , 袁珂《山海经校注》 ,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 第92页)
所谓“北山愚公”与“河曲智叟”之名 , 即从《论语》所载孔子“上智”“下愚”之说而来 , 《列子》的作者反其意而用之 , 故“上智”与“下愚”是“可移”的 , 而非“不移”的;其次 , “愚公移山”的寓言乃是针对《山海经》中精卫填海的神话摄取天竺佛典而创作的(如《山海经》夸父逐日的神话被《列子》摄取 , 其文本位置紧随“愚公移山”之后 , 见杨伯峻《列子集释》 , 第161—162页) , 移山与填海正好匹配 , 因为这两个故事张扬了同样的人文精神 。如果没有精卫填海的神话 , 也就不会有“愚公移山”的寓言 。基于《列子·仲尼》篇的儒学语境 , 我们对“愚公移山”与《论语》之关系尚可深入讨论 。《论语·子路》篇:
樊迟请学稼 。子曰:“吾不如老农 。”请学为圃 。曰:“吾不如老圃 。”樊迟出 。子曰:“小人哉 , 樊须也!上好礼 , 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 , 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 , 则民莫敢不用情 。夫如是 , 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 , 焉用稼?”(杨伯峻《论语译注》 , 中华书局1980年版 , 第1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