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服饰之:清代官吏朝服

清朝官服,清朝官员服饰 。清朝官服制度,同样反映了清朝社会政治制度的特点 。清统治者是以骑射武力征服了腐朽的明王朝,要维持统治,巩固政权,就要不忘这一根本 。反映在服饰的典章制度中也是以“勿忘祖制”为戒 。清太宗皇太极崇德二年(公元1628年),就曾谕告诸王、贝勒:“我国家以骑射为业,今若轻循汉人之俗,不亲弓矢,则武备何由而习乎?射猎者,演武之法;服制者,立国之经 。嗣后凡出师、田猎,许服便服,其余悉令遵照国初定制,仍服朝衣 。并欲使后世子孙勿轻变弃祖制 。”(《清史稿·舆服志》)作为载入史册的清朝官服定制,是乾隆皇帝所定,距清定都北京已近百年 。直至清末,官服制度再无大的变动 。这是一套极为详备、具体的规章,不许僭越违制,只准“依制着装” 。上自皇帝、后妃,下至文武官员以及进士、举人等,均得按品级服用 。
清朝官服中的礼冠,名目繁多,用于祭祀庆典的有朝冠;常朝礼见的有吉服冠;燕居时有常服冠;出行时有行冠,下雨时有雨冠等 。每种冠制都分冬夏两种,冬天所戴之冠称暖帽,夏天所戴叫凉帽 。
清代服饰有衮服、朝服、龙袍、蟒袍、补服、吉服、常服、行服等 。朝服分冬、夏二种,其形制为上衣连下裳的形式 。皇帝的冬夏二式,都用明黄色 。只有在祭祀天时用蓝色,朝日时用红色,夕月时用白色 。亲王、郡王则用蓝色及石青色,此下官吏不能用黄色,都用蓝色及石青色或其它颜色,当然十二章纹样也不能用 。本图为官吏穿的绣蟒朝服展示图 。
【清朝服饰之:清代官吏朝服】
清代官员的朝服上有一块方形图案称为补子 。补子又分为文官、武官两种 。清代官服补子大体与明朝官服补子类似 。不过清朝文官补服上的禽鸟与明朝最大区别是清朝文官补子上的禽鸟只有一只,而明朝文官补子上的禽鸟则是两只,明朝和清朝武官补子则都只有一个走兽 。
文官: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鸳鸯,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鶒,八品鹌鹑,九品蓝雀 。
武官:一品麒麟,二品狮子,三品豹,四品虎,五品熊罴,六品彪,七品、八品犀牛,九品海马 。
一品文官仙鹤补服
另外,御史与谏官均为獬豸 。獬豸乃神兽,专司辨别忠奸 。
补子上除了有飞禽走兽外,还绣有海水和岩石的图案,寓意“海水江崖,江山永固”的意思 。补服均是由南京、苏州、杭州即江南三织造订做进贡的,用料讲究,做工精良,尺寸、图案都有严格规定,官员不能私自改变身上与其品级相对应的官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