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族的六十二阔恩尔究竟有多优美

哈萨克六十二阔恩尔最近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组织专家论证通过,决定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
六十二阔恩尔是哈萨克族民间古典音乐,意为“六十二套连贯、优美、抒情的乐曲”,是一种以器乐曲为主的配以民歌、舞蹈、说唱、弹唱等多种艺术表演形式于一体的综合艺术 。近现代哈萨克族民间广泛流传的篑(器乐曲)、谙(民歌)、哦吟(说唱)、哎吐嘶(阿肯弹唱)以及赫萨-达斯坦(叙事诗演唱)等音乐演唱艺术,皆源自六十二阔恩尔 。
哈萨克人认为,人有“六十二根血脉”,生命靠“六十二根血脉”支撑;生活要有六十二阔恩尔,有了六十二阔恩尔,精神才能振奋 。六十二阔恩尔是哈萨克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继承和发展了被史籍称为《悦般乐》、《康居乐》,不断吸收包括自汉代以来中原文化以及天山南北各民族文化的精髓,并受丝绸之路带来的西方音乐的影响,与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相融合,继承、发展与创新的结晶 。
哈萨克六十二阔恩尔具体形成年代,因没有足够的历史文献依据,不能妄下断语 。根据现代学者对六十二阔恩尔的研究,认为六十二阔恩尔的形成与发展,应与哈萨克族音乐的发展同步,特别是“篑”的发展一脉相承 。
【哈萨克族的六十二阔恩尔究竟有多优美】从时间上大体可分为古塞人至乌孙(汉初)以前的早期形态,乌孙(汉代)至哈萨克汗国成立前(明代中期)的孕育期,哈萨克汗国(明代中期)至清代的形成期以及以后的演化期 。
哈萨克“篑”的早期形态——古代的“可克”
哈萨克人将器乐曲统称为篑,古塞人称作可克 。由各种乐器演奏出来的乐曲,分别冠以乐器的名称,如冬不拉篑、斯布孜额篑、库布孜篑 。据《哈萨克乐曲史》介绍,称为哈萨克人先祖的古塞人创造了各种乐器,斯布孜额(胡笳)是塞人最早使用的乐器 。塞人还使用过两根弦的弹拨乐器和库布孜一类的拉奏乐器 。
哈萨克族民间流传的《星绕》(深渊)、《阿克鹘》(白天鹅)等乐曲就产生于塞人时期 。从古塞人到乌孙(汉代)之前的乐曲是哈萨克“篑”艺术的早期形态 。这一时期仅有斯布孜额等简单的乐器,演奏一些短曲 。他们用斯布孜额、库布孜及两根弦弹奏的乐器进行演奏,把没有唱词、仅用乐器演奏的乐曲称为“可克” 。
哈萨克“篑”的成熟、发展与阔恩尔的孕育期
张骞通西域之后,古代哈萨克各部族就与中原封建王朝友好往来,特别是汉朝公主西嫁乌孙昆莫,更密切了相互间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 。在音乐发展史上,更是相互产生了重大影响 。
匈奴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游牧部落,产生了不少的诗人、歌手,创造了各种乐器和乐曲,除斯布孜额、库布孜是传统乐器外,还创造了角、笛、琵琶、胡琴等乐器 。他们能把各种历史事件、生活习俗、男女爱情故事即兴编成歌谣进行演唱 。这种习俗就是哈萨克人沿袭至今的阿肯弹唱 。
公元8世纪(唐代中期),克普恰克部落之乌古斯当汗时期,产生了一位著名的作曲家、弹唱家阔尔库特 。他先后担任过三个可汗的宰相 。不仅他的言论被后人尊为圣言,他还是一位音乐天才,创作了很多的“篑”(曲)和“谙”(调),被后人称为娱乐之父 。
在公元9—10世纪的葛逻禄汗国时期,康居—钦察部落出现了一位杰出的哲学家、文学家、音乐家法拉比 。他在音乐研究方面成就非凡 。他研究过一种名为各博尔的、有40个音位的乐器,很可能就是哈萨克冬不拉乐器的始祖 。法拉比所著的《音乐全书》,是他研究东方民间音乐的成果,对阿拉伯音乐理论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