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聊聊软件研发质量管理( 六 )


所以,SQA很难融入研发团队,和团队成员打成一片,往往会被“排斥”或“敌视” 。
3、SQA的工作成果如何能够量化,从而被相关方认可?
如果要问SQA最怕什么,我觉得“年终总结”算一个 。看过长篇大论,洋洋洒洒几千字的总结,但是没有干货;看过数据、图表、动画做得很好看的总结,但是文不符实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很多SQA的工作偏执行,领导让干啥就干啥,缺乏主动思考的意识,欠缺质量策划的能力 。等总结时才发现,没有拿得出手的工作成果;
(2)SQA的工作要想真正产生价值,更多的还是要聚焦于质量改进 。但是,在这种弱矩阵微权力条件下,SQA牵头过程改进往往举步维艰,改进效果可想而知 。当然,也可能存在工作方式和技巧的问题 。
二十、SQA的不同使命
以上三个问题反映的都是表象,归根结底说的还是关于SQA的定位及其岗位职责的问题 。追根溯源,这就不得不回顾下质量管理的百年发展史 。
QA(质量保证)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军工企业为了提升产品质量,用严密的程序手册来保证过程的进行,一直延续到我国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族系列标准 。
1987年美国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SEI)发表了CMM框架,它用5个不断进化的层次来评定软件生产的历史与现状,包括:初始层、可重复层、定义层、管理层和优化层 。其中,又划分为18个过程域,SQA(软件质量保证)就是其中之一 。于是,SQA这个名词就诞生了!后来,CMM不断演进发展,于2012年发布了CMMI-DEVV1.3,2018年发布了CMMI-DEVV2.0,其中关于质量保证的过程域有些许调整,名称分别变为PPQA、PQA,但其本质没有发生变化 。
软件质量岗位诞生后,随着软件产业的发展而衍生出了不同的定位和职责,从一开始较单一的过程评审和产品审计工作,到后来的软件度量与分析、软件质量策划、研发过程改进、质量文化建设等 。SQA也在企业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相应的使命 。
很多软件企业没有独立的质量管理部门或者专职的SQA人员,往往由其他部门或岗位兼职质量相关的角色职责 。SQA一人身兼多角,难免又当裁判又当运动员 。角色定位不太清晰、职业发展通道狭窄、工作绩效不好评估,一系列的问题都来了 。那么,作为SQA如何破除这些困惑呢?
二十一、SQA的破困之路
问:要让SQA不再困惑需要几步?答:总共有三步 。第一步:认识自我;第二步:认准方向;第三步:认知未来 。
1、认识自我
一切烦恼都是来自于对自己认识不够 。如何更清楚地认识自我?其实有一个很实用的工具,即个人的三环理论 。它包含三个问题:我的擅长是什么?我的热爱是什么?我的机会是什么?
作为SQA,需要掌握大量的软/硬技能,软技能有:良好的人际沟通技巧、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持续的自我反思能力、坚忍的毅力与决心等;硬技能有:质量体系知识、质量工具与方法、软件工程知识、项目管理能力、测试管理知识、统计分析能力、扎实的文字功底等 。你最擅长的技能有哪些呢?画一个环,把它们填进去 。
什么是热爱?热爱就是喜欢做这件事并且做起来很愉悦;热爱就是做这件事是否有激情并且迫不及待;热爱就是愿不愿意一辈子做这件事 。有的SQA对质量体系非常有研究,他们喜欢从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流程设计类的工作;有的SQA则对数字特别敏感,他们喜欢做统计分析类的工作 。你热爱的工作内容有哪些呢?也画一个环,把它们填进去吧 。
机会往往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不论公司的好坏、舞台的大小,只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机会总是有的 。比如:在一个小公司,质量体系空白或不健全,你是否可以提一些相关的改进建议,给自己创造一个机会呢?把这些机会点梳理出来,再画一个环填进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