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冈先生的《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中列出了一个中国城市化发展历史统计表 。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从战国时代起就已经进入一个相当高的城市化状态,并且在其之后的1500年里不断提高,北宋城市化率为20%,到南宋时期达到了中国历史时期的城市化最高水平22.0%,这大约相当于1980年的中国城市化水平 。从南宋以后,中国城市化进程陷于停滞,城市化率迅速下降,到19世纪中叶达到最低点6%左右;在19世纪中叶之后,随着通商口岸的开通和近代工业的兴起,城市化进程开始复苏,城市化率也逐渐恢复,直到1949年的10.6%乃至目前的51% 。
战国(公元前300年):15.9%
西汉(公元2年):17.5%
唐(公元745年):20.8%
南宋(公元1200年):22.0%
清(公元1820年):6.9%
清(公元1893年):7.7%
现代(公元1949年):10.6%
城市的土地
近代化的一个特点就是经济模式的改变,城市经济超过乡村经济,商业比重超过农业比重 。北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汴梁城的商业利税达到55万缗;南宋中期,临安一年的商业税收高达120万缗 。日本学者波义信通过对临安城市规划的研究发现,城市中心为资本和商业集中地,皇宫反倒偏居一隅,这与现代城市的空间结构非常类似,无疑是宋代城市革命的结果 。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这是梅尧臣的诗《陶者》 。这首诗一方面说明宋朝的手工业已经非常发达,另一方面也说明当时贫富悬殊也很严重 。毫无疑问,这正是城市化的结果 。作为城市建设的主要基础,建筑业的专业化不仅是经济上的,也是技术上的 。除过预浩的《木经》,李诫修订了很多前人的建筑著作,编撰了一本巨细无遗的《营造法式》 。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宋徽宗将《营造法式》颁发施行,并以此作为全国建造楼房的标准和建筑施工手册 。同时,宋代的土木技术已经可以实现多层建筑 。“临安城郭广阔,户口繁夥,民居屋宇高森,接栋连檐,寸尺无空 。”按照鲍丁南的说法,杭州甚至出现了10层建筑 。
宋代的城市与工业技术支撑的现代城市仍然有着天壤之别 。首先大多数建筑都属低层土木结构;其次,房屋主要都是自建,与其说是房地产,不如说是地产 。换句话说,古代的城市其实就是大型的乡村 。林语堂曾说:“中国人对于家宅的概念是指一所住宅,那里有一口井,一片饲育家禽的场地,和几株柿枣之属的树,要可以相当宽舒的互相配列着,因为要使地位宽舒,在中国古时,以及现代的农村里头,房屋的本身在全部家宅庭园的配置里,退处于比较将要的地位 。”《清明上河图》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在城门楼外沿河柳荫下,有五六头正在觅食的猪 。市民家里还要养猪,这对现代城市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 。
经济学家冯锐对中国城市文化的特点有过这样的论断:
广义上说来,每个中国人都是农民,因为即便象广州这样拥有九十万人口的繁忙都市,都处处养着鸡 。而拥有七十七万七千人口的南京,当时的首都,它所拥有的农田面积也要超出商用和住宅面积 。除作物和牲畜之外,渔塘和肥堆在城中也是随处可见 。每个中国人在他的日常生活中都有干些农活,事实上,每个中国家庭,无论贫富,都在生产着一些农产品 。农耕似乎是中华民族的本能 。
正因为城市建设的这种特点,中国历代政府都对土地市场有严格的管制 。唐玄宗时期明文规定:“应给园宅地者,良口三口以下给一亩,每三口加一亩,贱口五口给一亩,每五口加一亩……诸买地者不得过本制 。”即每户宅基地不得超过一亩 。四合院是宋代城市的主要建筑形式,但对建筑形制有严格的限制 。《宋史·舆服志》记载,“庶人舍屋许五架,门一间两厦而已 。”
- 雪风号驱逐舰:二战中日本海军最害怕的鬼船
- 最有种的相声艺人:动动嘴皮子就被日军抓起来!
- 中国抗倭战争由来已久戚家军令倭国闻风丧胆
- 美称中国导弹射程覆盖关岛或打破美围堵战略
- 蜂蜜吃了有什么好处 蜂蜜可以怎么吃最好
- 预防便秘的护理措施 便秘吃什么最有效
- 如果慈禧能多活几年中国可以少很多磨难吗?
- 不是董卓:谁才是最后搞乱汉朝天下的人
- 史上最仁慈的皇帝就连老婆红杏出墙都不忍杀
- 女人吃啥对皮肤好 吃什么变白最快最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