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由此可见,大丈夫要想做成大事,必须经历一些风浪、磨难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那些“称病不朝”、“称疾不起”、“愿乞骸骨”、“装疯卖傻”的人,其实并非表面的临危而惧、临阵脱逃,而是因为他们在做准备,准备增强自身挑战困难的实力 。
古人云:“韬光养晦,厚积薄发 。”这“韬光养晦”其实就是藏锋露拙,与之相对的就是锋芒毕露 。“露”也并非是不可取的,但也要懂得适时而露 。如果是以卵击石、招惹是非之露,那就相当于是自取灭亡;若是藏于逆境、伺机而动,却能后发制人,如惊天轰雷 。所以说,藏露之道是要讲求具体实战的,当显则显,当收则收,处在逆境或是劣势之时,更要懂得如何收敛自己的锋芒,隐藏大计,保全自身,然后等到自己的羽翼丰满之时,再“厚积薄发”,一鸣惊人 。因此,越是能藏身者,越能胸怀大计,成就大业 。
在自己的羽翼没有足够丰满之前就过早地暴露自己的心思就等于是告诉敌人自己的据点,是以卵击石、自取灭亡 。徐阶不愧为韬晦专家,通过掩藏、迷惑、麻痹等手段与严嵩周旋,藏而不露,伺机而动,在关键时刻发出致命一击,让一向把权势玩弄于鼓掌之间的严嵩也翻不得身,最终除去了天下之大害 。人活着就要有志气、有尊严,但在历史上的生存法则就是,谁能笑到最后,谁就是胜利者,逞一时之勇而搭上性命,不是聪明人的选择 。胜败之事时有变数,一时的忍让若能换来将来的成大事,那么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在这一点上,刘邦就做得很到位 。
“鸿门宴”本就是一场生死较量,如果其中的细节稍有变更,也许,今天的历史就要改写 。但是,事实就是如此 。天下注定是被刘邦所得 。当时,刘邦的势力和项羽根本无法相比,项羽若要杀刘邦就跟碾死一只蚂蚁一样容易 。所以,刘邦知道,自己不赴宴就是暴露了自己争天下之心,必死无疑,赴宴,至少还有一线希望 。所以,在赴宴前一天的晚上,他先拉拢项羽的叔父项伯,与他攀亲,认作儿女亲家,趁机表露自己无东渡之心,请项伯在项羽面前美言几句 。果然,项羽听了项伯之言答应明日刘邦来时“善待”刘邦,这一计划收效甚好,算是帮助刘邦削减了潜在的危机 。
第二天见面后,刘邦尽量表现得卑躬屈膝,一再地夸赞项羽是当世英才,无人能及,尽说好听的话 。并再三解释自己入关中是始料未及的事,请项王不要听小人挑拨 。不过,我们可以想象,当时刘邦已是五十多岁了,项羽才二十多岁,刘邦可以算是项羽的长辈了 。一个长辈在小辈面前如此“卑躬屈膝”,让骄傲自大的项羽如何不动心呢?
所以,“鸿门宴”看似是刘邦的屈辱之宴,项羽最终胜利,但是,从后续故事的发展来看,“鸿门宴”是刘邦胜利了 。项羽此次放了刘邦,无异于是放虎归山,最后被刘邦夺得了天下 。从这个角度上是说,刘邦还应该对自己的“韬晦”之术而自豪呢!古人尚且如此,我们更应该以史为鉴,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 。打击报复,不是君子所为,能隐忍不争也是明智之举 。
【鸿门宴传奇:汉王刘邦为何要赴史上第一饭局?】
- 无巧不成书!大汉王朝竟因为这三件事被改写
- 法国四大传奇歌剧巴黎圣母院上榜,十诫最具代表性
- 三国历史中蜀汉王刘备竟是靠虐童收买人心?
- 揭秘大唐史:比大英雄罗成还要传奇的燕王罗艺
- 揭秘历史:大清朝第一战神岳钟琪的传奇人生
- 藏刀文化藏刀有什么传奇文化
- 唐朝传奇平民后妃杜秋娘的悲惨命运:杜秋娘结局
- 陆贞传奇高湛结局死了吗?历史上高湛怎么死的
- 传奇九龙母娄昭君:娄昭君的儿子分别是谁?
- 风水谜团:诸葛亮下葬怪事重重选穴极具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