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棉花的种植 。棉花种植能解决穿衣服的问题 。在明代,推向全国,由江南向江北,那不就是推向全国了嘛 。魏晋南北朝,南朝、梁朝的时候,印度佛教禅宗第28代祖师达摩东来,建立少林寺 。中国禅宗的初祖,达摩祖师东来的时候带了一件木棉迦裟,禅宗的圣物代代相传 。木棉迦裟,就是棉布,特值钱 。中国没见过,中国有钱人穿绸,穷人穿麻,没见过木棉迦裟 。在北宋的时候,开始在福建那一代种植,南宋的时候,南方普遍种植,但是北方还没有 。所以到了南宋统治时代,南方可以普遍使用棉布了,北方还是得通过互市,北方给马,南方给棉 。到了明朝就全国都能种了,中国的棉花应该是从印度这边引进过来的,经过两条路线,一条是从新疆过来,一条是从海南岛过来 。
【清朝前期的土地整合:红薯的引进促进人口发展】 最关键的是第二个:玉米甘薯 。明代引进的玉米甘薯,在清代不断地推广 。祟帧年间,开始在中国推广 。这东西如果早来中国20年,明朝没准就灭亡不了了,因为老百姓就够吃了 。陕北农民造反,就是因为没得吃,你吃我儿子,我吃你儿子,只能是这样,易子而食,换儿子吃 。要不然就吃观音土,吃土肚子胀,全胀死,那老百姓只能造反 。要是玉米甘薯来了,就没事儿了 。这个东西原产于拉丁美洲、墨西哥 。那里主要是西班牙的殖民地,西班牙还在亚洲的菲律宾有殖民地,菲律宾有大量的华侨 。所以这个东西是西班牙人把它带到菲律宾,菲律宾华侨把它带回到中国,最早开始在福建种植,然后逐渐开始向全国推广 。福建这个地方多山,地狭人稠,耕地面积很少,就种这个 。所以这样一来,它的特点就是使贫瘠土地得到利用,粮食总产量大幅度提高 。当时水稻一亩地四五百斤,小麦二三百斤,玉米怎么着也得六七百斤,甘薯是万八千斤 。就是不下雨,你也不用施肥,八干多斤,你再一下雨,风调雨顺,再一施肥,一万多斤高高的 。这么老粗的大白薯,你吃去吧!降血糖、降血脂,健康食品,那个玩意儿最好吃 。甭管什么样的土地都可以种,不挑地方,都能生长,产量还那么高 。这种东西太适合咱们中国了 。所以大清200多年没有农民起义,玉米甘薯居功至伟,这个东西是最好的东西 。所以它的作用,刚才说的第一点,土地得到利用,粮食总产量大幅度提高 。
第二点,养活众多人口,腾出更多土地种植经济作物,然后是农产品的商品化 。
第三个特点土地得到利用了,粮食总产量得到提高了,养活众多人口了,缓解了人地矛盾,就稳定了社会秩序 。清朝为什么说将近200年没有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跟玉米甘薯的引种,玉米甘薯的贡献大大的有关 。没有这玩意儿的话,一下子农作物产量上去了,老百姓能够吃饱了,所以中国人口也就翻着来了 。不要钱了,不生干什么?实际上在清朝的时候,人地矛盾大家都能看得非常明白了 。康熙登基之初,人均耕地面积是25亩,到乾隆的时候就变成6亩了,到道光的时候就变成3亩了,今天连1亩都没了 。
所以那会儿就看得很明白,康熙就说这种话,本朝统一以来,六七十年,百姓俱享太平,户口日益殷繁,分一家之产,供数家之用,岂能家给人足 。但是他们当时没有办法,也不懂计划生育,人口增加的结果就是巨大的矛盾,给中国造成的压力一直到今天 。中国社会财富的增长跟人口的增长不成比例 。而且更关键的是,中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增长得特别多,北京、上海人口出生率,尤其是上海,比欧洲都低,负增长,北京也是负增长 。但是北京人口却年年增加这么多 。中国这块土地,顶多是养活六亿七干万人,这是最合适的,现在已经多一倍了 。
- 雍正帝的齐妃有几个儿子?雍正帝齐妃子女有哪些
- 先秦之前的民族大融合:中国最早的同化和融合
- 秦始皇的远交近攻:秦统一天下的外交策略和意义
- 为什么驸马的别号又叫粉侯?
- 汉朝最为人诟病的举孝廉制度:一场内定的选秀
- 北匈奴西迁:直到欧洲都留下了黄种人的征服足迹
- 中国古代的对食是什么意思?
- 嘉靖的方皇后为何会被火烧死?孝烈方皇后怎么死的
- 康熙的南书房:康熙朝文人想进入中枢必经之路
- 什么是特贡?揭秘中国古代历史上那些疯狂的特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