傈僳族民歌傈僳族的民歌有什么特点

傈傈族民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 傈傈族民歌在传承傈傈族文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傈傈族民歌在傈傈族中老幼都能唱 , 它不需要任何的目的 , 也没有音乐背景 , 它只是人们触景生情 , 信口而唱的民歌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深受人们所喜爱的傈僳族民歌 。

傈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云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带 , 后逐步迁到滇西怒江地区定居下来 。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维西傈僳族自治县 , 其余散居在云南丽江、保山、迪庆、德宏、大理、楚雄等州、县和四川的西昌、盐源、木里、德昌等县 。傈僳族有自已的语言 , 傈僳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 。
傈僳族非常喜爱唱歌对调 , 有“盐 , 不吃不行;歌 , 不唱不得”之说 。民歌朴素感人 , 曲调丰富 , 传统舞蹈多为集体舞 , 有模仿动物动物的 , 也有表现生产生活的 。傈僳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以歌代言 , 以歌代答 , 形成喜好民歌的传统 。泸水、碧江、云龙一带一年一度的汤泉赛歌会 , 是歌手们充分施展才能的地方 , 歌声数日不绝 。傈僳青年喜唱的情歌 , 有传统的 , 也有即兴创作 , 随编随唱的;有长篇情歌 , 也有短小的 。
傈僳族的民歌各式各样 , 老幼都能唱 。一般人出门、上山、走路 , 触景生情 , 信口而唱 。这种无目的、信口而唱的民歌 , 白天在田间、地头或是山上、路上随时可以听见 , 但曲调大都一样 , 只有快慢之分 。这种快慢有的在词与词之间表现 , 有的在句与句之间表现 , 用快慢不同来表现内心的欢乐、喜悦或是苦闷与忧愁 。
【傈僳族民歌傈僳族的民歌有什么特点】傈僳族民歌包括木刮、摆时和优叶等歌种 。“木刮”是傈僳族最重要、流传最广的民歌歌种之一 , 流传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傈僳族聚居区 。木刮在傈僳语中原泛指所有的歌和调 , 后来逐渐成为叙事古歌的专称 。其他属木刮类的歌、调一般冠以内容 , 如阿尺木刮(山羊调)、其奔木刮(三弦调)等 。木刮主要用于内容严肃、气氛庄重的传统叙事长诗 , 并多在民族节日、集会等时间和场合歌唱 。代表性歌唱内容如《创世纪》、《生产调》、《牧羊歌》、《逃婚调》等 , 曲调朴实、深沉 , 具有苍凉、古老的风格 。
傈僳族崇尚唱歌对调 , 在傈僳族的多声部无伴奏合唱中 , 傈僳民歌三大调“摆时”“优叶”“木刮”有“峡谷天籁”的美誉 。2006年5月20日 , 傈僳族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怒江州文化局社文科科长管云东介绍 , 近两年来 , 怒江州重点开展了傈僳族民歌的整理保护工作 。2008年省、州两级共投入40余万元进行傈僳民歌的整理保护工作 , 出版了650页的《傈僳族民歌集》 , 傈僳族民歌的保护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果 。
据了解 , 自2007年组织开展“傈僳族民歌”的专项保护工作以来 , 怒江州成立了专门的项目组 , 在州、县文化馆设置专门岗位 , 安排专人从事傈僳族民歌的搜集整理工作 。工作人员先后采访了全州傈僳族老艺人60余人次 , 收集各类傈僳族民歌170余首 , 收集录音近1200分钟、录像资料1000多分钟 , 拍摄了图片1600多张 。在调查的基础上 , 形成傈僳族民歌手稿87份 , 傈僳族民歌成品87份 , 傈僳族民歌成品音视歌曲130单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