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民俗简介羌族的祭山会是怎样的

羌族祭山会羌族是个嗜祭尚祀的民族 。羌族民间,祭祀礼仪,名目繁多,模式不一 。在众多的祭祀活动中,每年的祭山会是最隆重,规模最大,礼仪最为完整,极有代表性的一种 。
祭山会,羌语“苏布士”,也叫还愿会、塔子会、山王会 。一般在羌祭的神林中,祭祀坪中举行 。羌寨民居(含碉楼)一般择筑在半山腰或山脊上,这是由于古羌时期,战争频繁,羌族累遭官兵清剿或外族侵扰 。择此种地形建寨,易守难攻,便于退入山上森林,因此每个寨子背后山上都有一片森林,作为屏障,佑护山寨 。故羌人可称其为神林,倍加爱护 。而且在神林的坝子里,往往用白石垒成一个塔形石堆,在上面矗立着巨大、雪白的白石(石英石)作神祗供奉 。也有在羌寨周围的山坡上,专辟一块如篮球场大小的平地为祭祀坪 。在茂县黑虎寨的山脊平地上就有专供祭祀的祭祀坪一个 。在祭祀坪北端筑有一山王塔 。塔的中部有炉堂,专供“煨桑”之用 。石塔顶上有一高约二尺、粗约十公分的石柱,石柱顶上供着一块“白石”,代表天神、山神,供人们祭祀膜拜 。
整个祭山会由释比指挥,依序进行 。如祭山会前,即派人在塔子前供奉祭器、祭礼、香烛等用具 。林子周围遍插五色彩旗,布置祭坛 。参加祭山会的人,穿着节日盛装,携带事先准备好的刀头肉、白酒和三角形或新月形的面馍,还要捎带一些柴火和白石,安放在祭祀坪白石神塔前 。
此时,会首(现为村长、族长)业已准备好一头黑色公羊(还大愿时准备公牦牛一头)、一只红公鸡、一坛酒、一个大三叉馍馍以及刀头肉,一斗粮食等物 。祭山会开始,会首在祭祀塔前“煨桑”祭天,随后人们也将随身携带的松枝柏抛进煨桑炉里,或在冒烟的柴堆上撒些五谷杂粮、白酒等 。以示酬神还愿,祈求吉祥 。此时,释比上场,他头戴猴头皮帽(帽上缀有九个小海贝),帽前缀以长有大獠牙的凶恶神像(类似吞口),腰佩法刀,手持响盘、羊皮鼓,并持着人头形手西斗(拐杖)走在祭山队伍的前面 。其后一帮徒弟,手敲法器或持挂有五色彩纸的杉枝(十卓)紧随其后 。其它参加祭山会的人众,亦尾随释比,在法器、乐器和鞭炮声、火枌声中步入会场 。
一到会场,释比首先在山王塔(白石神塔)前燃香点蜡,用会首准备的刀头肉、酒和馍馍敬神 。地上点燃一堆柏枝,凡参加祭山会的人及作为祭品的羊都无例外地从柏枝上跨过,并将携带的祭品、用具等在柏枝上薰一蕃,以示解净污秽,以迎诸神 。
此时,释比手敲羊皮鼓,口唱开坛解秽词(“塔诗书”),为祭山会会场角秽,为参加祭山会的众人解秽纳吉 。词曰:解秽公来解秽母,先将解秽说清楚 。释比提鸡拿柳条,邪魔妖怪赶出堂 。释比手提鼓和槌,神坛角秽坛洁净 。为了解去污和秽,释比走遍十九梁 。一根套索套神羊,神羊套住套绵羊 。套住绵羊吆回家,用来解秽山和岩 。三根套索套雄鸡,手提雄鸡好作法 。邪魔妖怪赶出堂 。红石、黄石和白石,释比解秽离不了 。木条、柳条和桃条,赶鬼驱邪是利器 。解秽不离三条水,白水解秽山神坛 。黑水解秽山和岩,黄水解秽邪无踪 。
唱完解秽词,释比念唱“还愿词”(“郭喜格儿”)和颂唱祈求吉祥的“消灾免祸经”,为所有到会的人消灾免祸 。
念完“消灾经”后,释比敲动羊皮鼓作法请神,唱“请神经”,请神莅坛降福 。由于奉行多神信仰,释比所请之神众多,神祗中主要的有:天神、地神、山神、树神、土地神、羌族五谷神,同时还必请家神、仓神、宅神,以及大禹、二王、木姐珠等祖先神、英雄神和铁公、铁母、火神、龙王、羊神、牛神等,同时由于长期与汉族交往,一些原本为汉族或佛教诸神敬奉的神祗,如玉皇大帝、观音菩萨、太上老君、文昌帝君以及川主、土王、药王、东岳大帝、城隍、土地也成为释比必请之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