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伯谦血衣的来龙去脉:破解方伯谦冤死之谜( 九 )


[11] 《中国近现代海军史上的海军世家》,知识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128页 。
[12] 《中国近现代海军史上的海军世家》,知识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299~301页 。
[13] 方俪祥:《我为伯公方伯谦鸣冤》,《日本研究》1988年第2期;又见,《方伯谦问题研讨集》,知识出版社,1993年7月版,第395~397页 。
[14] 《中国近现代海军史上的海军世家》,知识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452页 。
[15] 在另一个场合,方俪祥女士又铿锵有力地强调了家教难忘:“我,方俪祥,美籍华人,是清末北洋舰队‘济远’舰管带方伯谦的侄孙女,今年87岁 。自幼,长辈们指着二进大厅的主横梁上的‘诰封盒’要我们晚辈谨记着伯公方伯谦是被冤杀的 。”(见《海军世家》第411页) 可见,方俪祥女士对儿时的细节应是“记忆犹新”的 。
[16] 戚其章:《北洋舰队》,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7月版,第215页 。
[17] 戚其章:《中日甲午战争史论丛》,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149页
[18] 《中国近现代海军史上的海军世家》,知识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108~109页 。
[19] 《卢氏甲午前后杂记》(稿本影印件) 。
【方伯谦血衣的来龙去脉:破解方伯谦冤死之谜】[20] http://www.shtong.gov.cn/node2/node4/node2249/luwan/node36267/index.html 2007年7月16日访问 。
[21]http://www.shtong.gov.cn/node2/node2245/node63852/node63857/node63871/node64463/userobject1ai57958.html 2007年7月16日访问 。
[22]http://www.shtong.gov.cn/node2/node4/node2249/luwan/node37073/node37075/node62718/userobject1ai22092.html 2007年7月16日访问 。
[23] 郑练简:《方伯谦血衣亲见记》,载《方伯谦问题研讨集》,知识出版社,1993年7月版,第516~518页 。
[24] 《中国近现代海军史上的海军世家》,知识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299页 。
[25] 《中国近现代海军史上的海军世家》,知识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299~300页 。
[26] 《中国近现代海军史上的海军世家》,知识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301页 。
[27] 《中国近现代海军史上的海军世家》,知识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301页 。
[28] 沈寿昌牺牲后,“在零距离体验了死亡的巨大恐怖后,方伯谦的意志开始动摇 。”“在“广乙”舰冲乱第一游击队阵形,吸引住日本舰队火力时,方伯谦非但没有考虑驶近配合“广乙”作战,反而利用这一机会,趁着战场上弥漫的硝烟,急速驶离战场,完全忘记了作为编队队长的责任,甚至已经忘记了作为一名军人的天职 。”陈悦:《喋血丰岛》(下),《现代舰船》,2006年1B 。
[29] 王铁藩:《方伯谦故居记》,载《方伯谦问题研讨集》,知识出版社,1993年7月版,第524页 。
[30] 《方伯谦问题研讨集》,知识出版社 1993年7月版 第615页 。
[31] 《方伯谦问题研讨集》,知识出版社,1993年7月版,第625页 。
[32] 陈贞寿:《方伯谦问题研讨集·序》,知识出版社,1993年7月版,第1页 。
[33] 季平子:《方伯谦问题研讨集·叙》,知识出版社,1993年7月版,第5页 。
[34] 《甲午海将方伯谦》,海潮出版社,1997年8月版,第180页 。
[35] 方镛:《方伯谦传》,《中国近现代海军史上的海军世家》,知识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419页 。
[36] 这个故事就曾被2000年11月19日《福州晚报》一篇题为《拭去岁月尘封再识方伯谦》的文章所使用 。见《中国近现代海军史上的海军世家》,知识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235页 。
[37] 《中国近现代海军史上的海军世家》,知识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165、1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