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0年(明崇祯十三年、清崇德五年)冬 , 清军攻锦州及宁远 , 洪承畴派兵出援 , 败于塔山、杏山 。
1641年(明崇祯十四年、清崇德六年)春 , 为挽救辽东危局 , 明廷遣洪承畴率宣府总兵杨国柱、大同总兵王朴、密云总兵唐通、蓟州总兵白广恩、玉田总兵曹变蛟、山海关总兵马科、前屯卫总兵王廷臣、宁远总兵吴三桂等所谓八总兵兵马 , 领精锐十三万、马四万来援 , 集结宁远 , 与清兵会战 。三月 , 皇太极发大兵采取长期围困锦州的方针 , 势在必克 。洪承畴主张徐徐逼近锦州 , 步步立营 , 且战且守 , 勿轻浪战 。但兵部尚书陈新甲促战 , 在崇祯皇帝也希望持重的情况下 , 采取了速战速决的方针 。八月 , 皇太极得知明援兵已到 , 便亲率大军从盛京赶来赴援 , 驻扎在松山、杏山之间 , 部署在明军的南面 , 济尔哈朗军攻锦州外城 , 截断松、杏间明军的联系 , 切断明军粮道 , 断绝洪承畴归路 。洪承畴主张决一死战 , 而各部总兵官主张南撤 , 最后集议背山突围 。最后十数万人土崩瓦解 。
被俘降清
1642年(明崇祯十五年、清崇德七年)一月 , 洪承畴听说朝廷援军赶到 , 又派6000人马出城夜袭 , 被清军战败 。松山一直被围困了半年之久 , 城中粮食殆尽 , 松山副将夏承德叩请清军 , 愿拿儿子夏舒做人质约降 。三月 , 清军应邀夜攻 , 松山城破 , 洪承畴、巡抚邱民仰被俘 , 总兵曹变蛟等将领被杀 。洪承畴被俘后 , 锦州守将祖大寿 , 便走出内城 , 率众出降 。塔山、杏山也相继落入清军之手 , 明军的锦宁防线 , 实际上已不复存在 。
洪承畴绝食数日 , 拒不肯降 。皇太极派所有能动用的人前去劝降 , 均被大骂而回 。皇太极仍不放弃 , 特命最受宠信的吏部尚书范文程前去劝降 , 看他是否果有宁死不屈的决心 。范文程至 , 洪承畴则大肆咆哮 , 而范文程百般忍耐 , 不提招降之事 , 与他谈古论今 , 同时悄悄地察言观色 。谈话之间 , 梁上落下来一块灰尘 , 掉在洪承畴的衣服上 。洪承畴一面说话 , 一面“屡拂拭之” 。范文程不动声色 , 告辞出来 , 回奏太宗:“承畴不死矣 。承畴对敝袍犹爱惜若此 , 况其身耶?”皇太极接受了范文程、张存仁等的专业意见 , 对洪承畴备加关照 , 恩遇礼厚 。隔日(五月四日) , 皇太极亲临太庙 , 洪承畴立而不跪 。皇太极问寒问暖 , 见洪承畴衣服单薄 , 当即脱下自己身上貂裘 , 披在洪承畴的身上 。
仕清生涯
洪承畴降清后 , 清太宗命隶镶黄旗汉军 , 表面上对他恩礼有加 , 实际上并未放松对他的防范 , 使其在家 , 不得任意出入 。终皇太极一朝 , 除咨询外 , 也没有任以官职 。
【明末叛臣洪承畴简介洪承畴结局怎么死的?】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四月初九日 , 洪承畴从睿亲王多尔衮率军10万大举南下攻明 , 十一日至辽河 , 得知大顺军已攻占北京、明思宗自缢 , 遂用洪承畴之谋 , “出其不意 , 从蓟州、密云近京处 , 疾行而进” , 直趋北京 。清兵入京后 , 顺治帝对洪承畴十分器重 , 以洪承畴仕明时的原职衔任命他为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 , 入内院佐理军务 , 授秘书院大学士 , 成为清朝首位汉人宰相 。1645年(顺治二年)五月 , 多铎率师攻占南京 , 多尔衮下“剃头令”激起江南人民的反抗 。危难之中 , 多尔衮于闰六月忙派洪承畴取代多铎 , 敕赐便宜行事 。
- 洪承畴的主要成就有哪些?洪承畴功绩
- 如何客观评价洪承畴?洪承畴是功臣还是罪臣
- 洪承畴相关故事四则
- 明末清军为何轻易攻占广东:郑成功轻率挑起内讧
- 明朝皇帝朱允炆死亡之谜:朱允炆怎么死的
- 揭密劝降洪承畴的三个版本:庄妃色诱可信否?
- 明末的宁远兵变:标志着面对清军彻底失去抵抗力
- 孟尝君被谁灭族孟尝君是叛臣吗?
- 历史探秘:奇才洪承畴为何投降满清?
-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在哪些方面颇有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