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客观评价洪承畴?洪承畴是功臣还是罪臣( 三 )


4、《素月孤舟》讲的是洪承畯不满其兄承畴降清,不服清廷统治,置小船于英溪隐居 。他不食清粮,只吃“明糖” 。意为“头不戴清天,脚不踏清地” 。历史上有商朝遗民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的故事 。唐朝韩愈曾写《伯夷颂》,而毛主席却加以否定 。英溪不是首阳山,而是英都境内一条溪流,英都的父老乡亲就天天在英溪两岸劳动 。承畴能在英溪过隐居生活吗?所谓“明糖”,是炒花生仁和饴糖制成的糕点,性酷热,吃这种糕点,能存活多久?再者,花生和制饴糖的糯米、大麦也是农民从地里生产出来的粮食,而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这种故事近似《聊斋》故事 。
5、“六离门”说的是洪承畴告老返乡,“姑姨舅妗”都拒之门外,不予相认 。其目的就是要说明洪承畴下场可悲,连“六亲”都不认他 。事实并非如此,洪承畴在明清两朝为官几十年,只有在顺治八年送母回家一次 。康熙四年病逝于北京,墓葬西直门外八里庄 。洪承畴“告老返乡,六亲不认”的故事纯属捏造 。
总之,评价洪承畴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实事求是的原则,摒弃狭隘民族主义思想,以史实为依据,结合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客观评价,才能将被颠倒的历史重新颠倒过来,还洪承畴本来面目 。
史评
《清史稿》:国初诸大政,皆定自太祖、太宗朝 。世谓承畴实成之,诬矣 。承畴再出经略,江南、湖广以逮滇、黔,皆所勘定;桂王既入缅甸,不欲穷追,以是罢兵柄 。
洪启胤:“家驹千里,国石万钧” 。
朱由检:“又闻卿绝食数日,气息奄奄……倒地而死,目犹不瞑……死事重于泰山,意气化为长虹 。”
范文程:“承畴必不死,惜其衣,况其身乎 。”
夏完淳:“我听说我朝有个洪亨九先生,是个豪杰人物,松山一战,以身殉国,疆场之上,英灵长存 。我钦佩他的忠烈,我年纪虽然小,但是杀身报国,怎能落在他的后面?”
黄道周:“史笔流芳,虽未成名终可法;洪恩浩荡,不能报国反成仇 。”
孙中山:“五族争大节,华夏生光辉 。生灵不涂炭,功高谁不知 。满回中原日,汉戚存多时 。文襄韬略策,安裔换清衣 。”
李治亭:洪承畴顺应历史大势,弃暗投明,把他的才能献给了新的统一事业,并为此做了不懈的努力,是功不是过,更与投降外来侵略者的“汉奸”风马牛不相及 。时代已经变了,旧的史学观念也在变 。只有抛弃那种以华夷之分的标准评价历史人物,才能对洪承畴及其他降清的人做出科学的评价 。
王思治:从历史的大局着眼,清军入关和清王朝的建立,是应该肯定的 。而洪承畴则有功于清之开国与清初的统一 。
【如何客观评价洪承畴?洪承畴是功臣还是罪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