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历史白裤瑶有着怎样的来历

【瑶族历史白裤瑶有着怎样的来历】白裤瑶是瑶族的一个支系 , 自称“布诺” , 因男子穿齐膝白裤 , 故他称为“白裤瑶” , 主要聚居在广西西北的南丹县八圩、里湖瑶族乡和贵州省荔波县朝阳区瑶山乡一带 , 总人口约3万 。憨厚、朴实、勤劳、勇敢的白裤瑶山民 , 在长期求生存的实践中发展成为一个闻名遐迩的山地民族 , 以其独特的婚俗、葬礼、服饰等各种浓郁的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风情 , 倍受世人关注 。白裤瑶族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 , 他们至今仍保留着很多古老的习俗 。白裤瑶民大多居住在偏远的大石山区里 , 生存环境非常恶劣 。在与自然环境搏斗的艰难生活中 , 白裤瑶民族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 , 其中铜鼓舞最具有代表性 。据统计 , 在近三万人的白裤瑶人口中 , 就保存有三百多面铜鼓 。铜鼓在战争年代作为战鼓使用 。
铜鼓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 在如今的和平年代 , 一般在每年秋后的农闲时节为五谷丰登或重要节日、逢老人过世时敲打 。白裤瑶自从有了铜鼓以后 , 就把它看成是本民族的象征 , 人气兴旺的寄托 。铜鼓舞不仅是一种文体活动 , 它还与白裤瑶青年的爱情紧密相连 , 白裤瑶族青年中 , 很多青年男女都是在跳铜鼓舞后的晚上结成称心如意的伴侣 。
白裤瑶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认定为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一个民族 , 被称为“人类文明的活化石” 。白裤瑶是一个由原始社会生活形态直接跨入现代社会生活形态的民族 , 至今仍遗留着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阶段的社会文化信息 。在婚前的两性交往上 , 母系社会文化遗存最为突出 。恋爱中 , 女子往往占据着主导地位 , 主动选择 , 大胆追求 , 女子挑选男子 , 支配男子 , 男子处于从属地位 。结婚之后 , 女子从夫居住 , 绝对服从男子的领导 。
在白裤瑶的口头传说里 , 他们对头发的重视 , 是源于一次可怕的经历:在很久以前 , 几个操外省口音的陌生担货郎到瑶寨推销针线等小商品 , 他们走村串寨主动招揽顾客 。
货价格外的便宜 , 交易方式也很特别 , 无钱购买的允许用其他物品来兑换 , 连剪下的头发也可以交换商品 , 家境贫寒的村民争相剪发换取所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