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劻庆密亲王谥号是怎么来的?

奕劻是大清王朝的最后一位“铁帽子王” , 晚清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大人物 , 但他死后盖棺论定的谥号“密” , 却是所有清代亲王中最差的 。按《谥法》的解释 “追补前过”曰“密” 。据说 , 奕劻就连这个“庆密亲王”的谥号都是溥仪极不情愿给的 , 溥仪当时亲选的四个字原本是 “谬、丑、幽、厉” 。“谬丑者 , 南宋孝宗憎秦桧之恶 , 封以此谥;幽厉者 , 周朝之幽王、厉王 , 皆为残暴昏庸之君 。”奕劻的家人觉得无法接受这样的“恶谥” , 找到溥仪之父载沣说情 , 溥仪才赐了这个“密”字……
关于谥字 , 《辞海》中的解释是:“封建时代在人死后按其生前事迹评定褒贬给予的称号 。《周礼·春官·大史》‘小丧赐谥 。’紧接着的“谥法”一词对如何赐谥做了进一步的阐释:“古时贵族死后依照其生前事迹 , 评定一个称号 , 叫‘谥法’ 。帝王之谥 , 由礼官议上;臣下之谥 , 由朝廷赐予 。《逸周书 ·谥法解》: ‘谥者 , 行之迹也;号者 , 功之表也;车服者 , 位之章也 。是以大行受大名 , 细行受细名 , 行处于己 , 名生于人 。’”
【奕劻庆密亲王谥号是怎么来的?】“谥号”早在上古时期就已出现了 , 比如东周时期的第一位国王周平王 , 姓姬 , 名宜臼 , “平”字是他的谥号;春秋时期郑国的国君郑武公 , 姓姬 , 名掘突 , “武”字是他的谥号 。谥号制度在中国古代有着严格的程序和规定 。起初 , 只有帝王才能获得谥号 。到了汉朝 , 皇帝也给大臣“赐谥” , 但极其严格 , 只有生前封侯者才有得谥资格 。到了唐朝 , 赐谥资格扩大到三品以上的大臣 。明清两代 , 获谥的级别大幅升高 。清代规定 , 只有一品大官去世后 , 请皇帝决定是否赐谥;一品以下官员 , 除非特旨特办 , 一概没有谥号 。
古代谥号大致分为褒扬性的美谥、一般性的平谥、贬义的恶谥三类 。美谥的字里有庄、武、文、宣、襄、明、睿、康、景、懿;平谥的字里包括怀、悼、哀、愍、思、殇;恶谥的字则有厉、灵、炀等 , 其中最典型的如周厉王、隋炀帝谥号都充满了否定的意思 。
在大臣的谥号中 , “正”、“忠”等被看成是最好的字 , 端、襄、成、恪、敏、肃等也是常用的好谥 。对于文臣来说 , “文正”是最好的谥号 , 北宋时期的范仲淹和司马光都获得“文正”的谥号 。明清时期 , 只有出身翰林或担任过内阁大学士的高官才能用“文”字 , 而“文正”二字的谥号更是要由皇帝特旨颁布 , 群臣不能擅议 。清朝二百多年 , 只有曾国藩、李鸿藻等八人获谥“文正” 。位于“文正”谥号后面的“文忠”同样也是很多人追求的殊荣 , 宋代大名鼎鼎的欧阳修、苏轼获得的就是“文忠”的谥号 , 而清代只有李鸿章、林则徐等十余人得谥“文忠” 。清代重臣、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的洋务派首领左宗棠的谥号“文襄” , 虽然有个“文”字 , 但比“文正”“文忠”又低了一层……
奕劻是乾隆皇帝第十七子永璘的孙子 , 曾权倾一时 。1908年 , 奕劻获封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 。1917年 , 79岁的奕劻死于天津 。庆王府停尸不殓 , 向已经逊位的溥仪讨要谥号 , 为其评定一生功业 。内务府大臣初拟谥“哲” , 按《谥法》解释 , 知人曰哲 。溥仪不同意 , 亲自选了“谬、丑、幽、厉”四个字 , 并提笔写了一个“丑”字 。这四个字显然都属“恶谥” , 因为“谬丑者 , 南宋孝宗憎秦桧之恶 , 封以此谥;幽厉者 , 周朝之幽王、厉王 , 皆为残暴昏庸之君 。”溥仪对奕劻之所以如此恨之入骨 , 因为他觉得200多年的大清江山就是奕劻给败的:“收袁世凯的钱 , 劝太后让国 , 大清二百多年的天下 , 断送在奕劻手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