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百姓为何能忍受官府极度不公平的税收政策?

【明朝百姓为何能忍受官府极度不公平的税收政策?】有关古代赋税制度的资料浩如烟海 , 有关明代制度的史料也不知其数 , 但明人王士性《广志绎》中的一段却不可多得 。有数百字 , 但无法删节 , 只能先照录:天下赋税 , 有土地饶瘠不甚相远者 , 不知当时征派何以差殊 。想国初草草 , 未归一也 。其后 , 遂沿袭之 。如真定之辖五州二十七县 , 姑苏之辖一州七县 , 毋论所辖 , 即其地广已当苏之五 , 而苏州粮二百三万八千石 , 而真定止十一万七千石 。然犹江南江北异也 。若同一江北也 , 如河间之繁富 , 二州十六县 , 登州之贫惫 , 一州七县 , 相去星渊 , 而河间止粮六万五千 , 登州乃粮二十三万六千 。然犹别省直异也 。若在同省 , 汉中二州十四县之殷庶 , 比临洮二州三县之冲疲 , 易知也 , 而汉中粮止三万 , 临洮至四十八万 。然犹各道异也 。若在同道 , 顺庆不大于保宁 , 其辖二州八县 , 均也 , 而顺庆粮七万二千 , 保宁止二万 。然犹两郡异也 。若在共邑 , 则同一南充也 , 而负郭十里 , 田以步计 , 赋以田起 , 二十里外 , 则田以绠量 , 不步矣 , 五十里外 , 田以约计 , 不绠矣 。官赋无定数 , 私价亦无定期 , 何其悬也?惟是太平之时 , 民少壮老死 , 祖孙易代 , 耳目相安以为固然 , 虽有贫富轻重不等 , 不自觉耳 。
王士性(1547—1598年) , 浙江临海人 , 万历五年(1577年)进士 , 此后在河南、北京、四川、广西、云南、山东、南京等地任职 , 足迹遍及当时的两京十二省 , 是一位经历丰富、目光敏锐、游踪广泛的学者型官员 。他将这些例子录入著作 , 自然说明这些例子的典型意义 , 以及此事在明朝赋税制度中有代表性 。
王士性列出五组例子 , 每组两个对象 , 都是实际情况与所承担的赋税额度相差悬殊 , 找不到可以解释的具体理由:一、苏州府(在今江苏)与真定府(在今河北) , 后者辖5州27县 , 辖境约相当前者的5倍 , 但苏州承担的赋税是真定的17倍有余 。如果折算为同样的辖境 , 则高达87倍 。但两者分属长江南北 , 具有不可比性 。二、河间府(在今河北)与登州府(在今山东) , 前者辖2州16县 , 后者仅1州7县 , 略低于前者之半 。但后者负担的赋税额竟是前者的近3倍 , 如果按辖境大小折算更高至5倍半 。但两者分属不同省 , 仍不可比 。三、汉中府(在今陕西)与临洮府(在今甘肃 , 当时属陕西) 。前者辖2州14县 , 后者仅辖2州3县 , 不到前者的三分之一 , 承担的赋税额却是前者的16倍 , 按辖境计就有51倍了 。两府虽属同省 , 但毕竟还不在一个道 , 还不够有说服力 。
四、顺庆府与保宁府同属四川省川北道 , 辖境相邻 , 都是2州8县 。但前者的赋税额是后者的3 。6倍 , 惟一的理由或许是两者还不属一个府 。五、四川南充一县之内 , 离城10里的地方是以“步”丈量单位的 , 赋税就按丈量结果征收 。但离城20里的地方就是用绳子来量了 , 50里以外连绳子也不用 , 估计一下就行了 。王士性认为 , 按常理是无法解释这样悬殊的差异的 , 只能是由于明朝初年政府草草核定 , 没有注意统一标准 , 以后竟无法更改 。但由于天下太平 , 百姓们习惯成自然 , 以为各地的赋税额度本来就该有差异 , 所以相安无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