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一词我们很熟悉,西方国家经常出现 。其实早在中国的明朝时期就形成了内阁制 。只是明朝的内阁制度是服务皇帝一人的,而现在的西方国家的内阁制度是服务广大资产阶级的 。
明朝的皇帝大多昏庸,但明朝却很强大,之所以这样,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明朝拥有先进的内阁制度 。1402年,明成祖为了巩固权力,做出两个重大决定,一:首都迁到北京,二:成立内阁制 。
最初的内阁只是皇帝秘书性质的机构,到成化、弘治朝,内阁制已经成为足以对抗皇权的文官政府代表 。大明正德朝好战,因为有杨廷和等阁老主撑内阁未成大乱,经过嘉靖、隆庆朝的发展,大明万历朝早期是内阁权力极盛的时期,张居正改革让内阁成为政府运转的中枢,他的实际上已经接近于现代首相的地位 。
过去,宰相拥有决策权、议政权和行政权,明成祖成立内阁以后,把原来宰相拥有的决策权牢牢把持在自己手中,议政权分给内阁,行政权分给六部 。地方上分三司,分管司法、军事、行政,直接对六部负责 。在明成祖掌控之下,内阁与六部各司其职,国家最高行政命令从紫禁城发出,通过全国1936处驿站,全长143700公里的驿道,层层下发到帝国的每一个角落 。
后来,大明宣宗朝时期形成了更为完善的政务流程:全国大大小小的奏章,甚至老百姓给皇帝提出的建议,都由通政使司汇总,司礼监呈报皇帝过目,再交到内阁,内阁负责草拟处理意见,再由司礼监把意见呈报皇上批准,最后由六科校对下发 。
【明朝最早创立的内阁制度:世界多国争相效仿】内阁大臣的建议是写在一张纸上,贴在奏章上面,这叫做“票拟” 。而皇帝用红字做批示,称为“批红” 。
明朝内廷、外廷的机构完全对称 。外有内阁,内有司礼监,外有三法司,内有东厂、锦衣卫,外廷有派往地方的总督、巡抚,而内廷派往地方的也有镇守太监、守备太监等等 。这样,内廷、外廷相互制约,才能确保皇帝的决策地位 。但是,这也造成了内外两大政治势力的争权夺利 。
北京紫禁城东部的这片建筑叫文渊阁 。明朝的内阁就设在这里 。在明朝万历年间,内阁首辅张居正让这个紫禁城里最不起眼的房子成为声名显赫的所在 。在文渊阁办公的内阁成为实际上的政务决策者 。这也就出现了万历皇帝接近30年不上朝,照样操控国事的局面 。
通过明朝几代皇帝的努力,明朝曾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内阁政务体系,它在权力平衡方面堪称完善,后来,它被英国人学习,形成了后来的内阁制和首相制 。在中国明朝成化朝时期开始出现的内阁首辅,就是首相的雏形 。
- 北魏皇后冯妙莲:史上最早用春药迷惑皇帝的皇后
-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何最信任的人竟是特务?
- 考古发现最早蓝眼人祖先具有非洲肤色基因
- 年销售额数百亿 张庭纳税21亿真相,创立"TST微商帝国"
- 明朝疑案:朱允炆为何要求不准任何人杀朱棣?
- 明朝的发展都与和尚有关?互相推进成就了大事
- 明朝也鼓励种树朱棣是史上唯一亲自种树的皇帝?
- 明朝万历三大征的费用支出究竟有多高
- 明朝开国元勋李善长为什么辞职最早却死得最惨?
- 明朝宫廷服饰明代后宫皇后嫔妃服饰区别及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