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三年 , 明太祖朱元璋大封功臣 , 说:“善长虽无汗马劳 , 然事朕久 , 给军食 , 功甚大 , 宜进封大国 。”(《明史·李善长传》)
李善长被授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 , 封韩国公 。在朱元璋加封的开国六大国公中 , “善长位第一” , 统兵征战的徐达次之 。而与李善长一样为朱皇帝造反称帝出谋划策、运筹帷幄且决胜千里的刘伯温 , 只得了一个诚意伯、御史中丞 。
李善长与刘伯温相比 , 确实不一样 。李善长虽不是进士出身 , 也非元朝官员 , 更没有刘伯温那么多神机妙算 , 但他也有不少真本事 。他“少读书有智计 , 习法家言 , 策事多中” 。尤其他自荐追随朱元璋以来 , “为参谋 , 预机画 , 主馈饷” , 被朱元璋甚是亲信 。
朱元璋无论是做大元帅、中书省平章 , 还是称吴王、做皇帝 , 都是以李善长为文官首臣 。李善长“明习故事 , 裁决如流 , 又娴于辞命” , 为朱元璋的前线军马筹集粮草、兵饷 , 源源不断 , 在后方总理日常事务、制定典章赋税 , 都是一把好手 。故 , 有人认为李善长之功 , 既有萧何之能 , 也有张良之才 。
李善长曾斟酌元制、去其弊端后 , 请求专卖两淮之盐 , 设立茶法 , 对加强百废待兴的明初财政 , 很有实效 。他还逐步恢复制钱法 , 开矿冶铁 , 制定鱼税 , 国家财富日益增长 , 百姓也不再贫困 。
朱元璋登基后 , 开国大典 , 册封大典 , 均由李善长为大礼使 。朱元璋亲征 , 李善长留守 , “一切听便宜行事” 。朱元璋“定天下岳渎神祗封号 , 封建诸王 , 爵赏功臣 , 事无巨细 , 悉委善长与诸儒臣谋议行之” 。
朱元璋成了天下的主子 , 李善长做了真正的宰相 , 皇权和相权不断博弈、冲突 , 朱元璋本想利用刘伯温制衡李善长以及后来胡惟庸 , 但是未果 , 甚至突然暴卒 , 且涉及胡惟庸 。
李善长“外宽和 , 内多忮刻” , 日益自专 , 只要有人稍微冒犯他的权威 , 就定罪贬黜 。掌管御史台的刘伯温依法力争 , 李善长仍盛气凌人 , 逼得刘伯温“不自安 , 请告归” 。这些 , 也是大权力控的朱元璋洞察入微 , 尚待发酵 。
洪武四年 , 李善长“以疾致仕” 。朱元璋甚是慷慨 , 赐大量的土地、塚户、佃户、仪仗士 , 擢升李善长弟弟李存义为太仆丞 , 还把女儿嫁给李善长的儿子 , 封其为驸马都尉 , 要公主在李家严守妇道 。
李善长辞职 , 朱元璋先后封汪广洋和李善长举荐的胡惟庸都为右相 。汪广洋鉴于朱元璋与李善长的矛盾 , 事事请示皇帝 , 上书打压前丞相:“善长狎宠自恣 , 陛下病不视朝几及旬 , 不问候 。驸马都尉祺六日不朝 , 宣至殿前 , 又不引罪 , 大不敬 。”看来离职不离京的李善长 , 对皇帝也不关心了 , 恃功而骄 , 就连皇帝大病十天不上朝这样的大事件也不闻不问 , 就连其子做了皇家驸马 , 也是皇帝宣进宫问安也不认错 。他们似乎认为朱元璋给与李家最隆重、最高规的恩赏 , 是在讨好李善长 , 故不断不收敛 , 反而更加骄纵 。
- 明朝宫廷服饰明代后宫皇后嫔妃服饰区别及种类
- 明朝婚礼服饰明代婚礼传统服饰凤冠霞帔的由来
- 清朝编修的《明史》为何不抹黑明朝皇帝?
- 为什么说明朝是历史上最有骨气的朝代?
- 唐僧师徒四人分别代表明朝当时的四类人
- 两分钟读懂明朝党争的来龙去脉如何评价东林党?
- 明朝廷杖的由来:竟是太祖首创棍子大打官员屁股
- 明朝货币详细介绍明朝各阶段的货币有哪些?
- 明朝七大疑案排行榜:梃击案排名第一,郭桓案、空印案上榜
- 历史揭秘:壬寅宫变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