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风水古城阆中:主街北宽南窄锁财运

三面江光抱城郭,四围山势锁烟霞 。三面环水、四面环山,2300多年历史的古城阆中,拥有“中国第一风水古城”的美称 。独特的风水文化,已深深的烙印在城市的每个角落 。
“阆中古城地处盆地,群山环绕,呈风水四象之式”,据阆中风水博物馆副馆长何惠君介绍,阆中古城三面环水,处于嘉陵江的“水抱”之中,四面环山,群山呈南朱雀、北玄武、东青龙、西白虎四象之式拱卫古城 。城市的选址、布局,融山、水、城于一体,堪称传统风水格局的典范,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色彩和美学色彩 。
站在古城的中天楼上环顾四周,整个古城被街道分割成无数个方正小块,青瓦屋顶连成一块 。
“古城以中天楼为中心,呈棋盘式分布”,何惠君说,中天楼是古城的最高点,“龙砂水穴象”的穴位所在,城内90余条街道呈棋盘式格局逐步扩散 。两纵向主街北宽南窄,锁住财运,贸易区位于城东南方,寓意紫气东来,财源广进 。古城地处在“风水宝地”,大街小巷都充满了风水的文化 。
在古城笔向街40号,有座建于明代万历间的蒲氏宅第,前有锦屏案山,后依蟠龙镇山,左有文笔塔相向,右有白溪濠相拥,清江缠护,阴阳交合,聚风藏气,独具风水特色 。
“一甬四门通商字,道无尽而变向” 。据蒲氏宅第主人李勇介绍,宅第在古城独具特色 。古城内的院落基本都是坐北朝南的,而蒲氏宅第街门向北,古人为实现“坐北朝南”的向阳传统布局,从宅第之西侧辟一甬道纵贯到底到“福”字照壁前,折东再由南面进入宅第,形成独特的“倒座房”格局 。
“蒲氏宅第在阆中只是个典型的风水院落”,李勇说,蒲氏宅第只是古城的一处风水特色,城内的其他院落都各具特点,阆中一直都是“风水古城” 。
据何惠君介绍,汉代的阆中城并不具备现今的风水格局,“风水古城”阆中是唐代的风水结晶 。汉代时阆中城地处嘉陵江江水反攻之处,常遭受水患影响 。直到唐朝时期,有风水大师袁天罡、李淳风来到阆中,勘测整个古城规划,将古城整体南迁,并确定了古城建设的风水格局 。
【中国第一风水古城阆中:主街北宽南窄锁财运】何惠君还说,袁天罡和李淳风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天文历算家、风水相术大师,两人合著的《推背图》,被誉为东方千古预言奇书,袁天罡更被誉为中国风水的鼻祖 。两人来到阆中,也是一段奇闻 。
史料记载,唐贞观年间,西南千里之外出现缭绕不散的王气,预示着江山易主,唐太宗急令火风令袁天罡测步王气,袁天罡断定阆中将诞生新朝天子,便在形成龙脉意象的蟠龙山龙颈处开山凿石,锯断龙脉,以断“王气” 。据说,龙颈锯开后,王气向北流向广元,于是出了女皇武则天 。阆中蟠龙山也留下了“锯山垭”的地名 。此后,因仰慕阆中风水,袁天罡辞官定居阆中;两年后,李淳风为追寻“风水宝地”循入阆中 。二人合建天宫院,死后都葬于现阆中天宫乡,两座墓穴遥遥相望 。
据了解,天宫院之名早已名扬海外 。早在2011年,数百名境外游客涌进古城,专程前去祭拜葬于天宫乡的风水大师袁天罡和李淳风 。
“天宫院一直有‘金针插铜钱’的传说”,天宫院讲解员贺恋景说,当年袁李二人为择阴宅,来到今天宫院“圣宝岗”,袁天罡以铜钱觅穴,李淳风以金针觅,二人相会论及此事,金针竟刚好插在铜钱孔中,便在此建立了天宫院 。两人死后,分别葬在天宫院南北的观稼山、五里台,呈双凤朝阳之式,共同守卫着天宫院 。
在五里台李淳风的墓地前,墓地工作人员常治荣正在点灯祈福 。他说,在本地,一直留有李淳风葬在五里台的传说、歌谣,小时候,他还上山捡过火砖,火砖下面埋着的都是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