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秘闻:光绪帝如何看待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三 )


虽然学习成绩良好,然而除了书本知识以外,人情世故,乃至支配帝国政治的潜规则,在光绪的大脑中却完全是空白 。亲政之后,经常接触他的大臣们发现,这个年轻皇帝缺乏基本的社会常识和应变能力 。
对军事一窍不通,却急于指挥
24岁的光绪其实对军事一窍不通 。战争形势与他的想象大相径庭 。战争开始,清军与日军第一次交锋于朝鲜成欢驿,即遭失败,退守平壤 。
此时,光绪尚不以此小挫为然,正式声明对日宣战,命对日“迎头痛击” 。及至9月平壤之战,李鸿章嫡系精兵又一次全面溃败,放弃平壤北逃,此后不到半个月,清军全部被赶过鸭绿江,日本占领全朝鲜 。
光绪大为震怒,认为这无疑是李鸿章临场指挥不力的结果--这个老滑头显然缺乏战争的决心和勇气,所以他的部下才这样缺乏血性和忠勇 。他以李鸿章未能迅赴戎机、日久无功为罪名,拟拔去李的三眼花翎,严加议处,希望他“激发天良”,痛改前非,用心指挥 。
然而谕旨还没有发到李鸿章处,1894年10月,日本人即突破由三万中国重兵把守的鸭绿江,排闼直入,兵锋直指沈阳 。把守鸭绿江的是著名勇将宋庆,他的军队也是中国装备最好、最精锐的部分,中国军人的表现堪称勇敢顽强,然而在日军强大火力面前还是不堪一击 。
直到这时,光绪才不再埋怨清军不“敢于胜利”了 。他这时才发现,原来日本的军事实力和中国根本不在同一水平线上 。现在,这场战争已不是灭不灭日本的问题,而是中国会不会被灭的问题了 。
光绪如同站在瞬间决口的大堤旁的指挥者,第一反应就是命令无论如何马上堵住缺口 。圣旨雪片一样从京师飞来,每一道都口气急迫 。光绪要求将军们迅速把日本人截住,不得让他们前进一步 。
光绪不知道,他这样指挥,正是犯了军法的大忌 。日军侵入中国境内的那一刻,李鸿章就已经明白这场战争不可能再是一场局部战争,而必然演变成决定国家生死存亡的命运之战 。他给皇帝上了道长长的奏折,提出了“打持久战”的主张 。
李鸿章说,形势很明显,敌强我弱,日军利于速战速决,我军利于“持久拖延” 。日本的国力无法支持它打一场漫长的战争,如果中国能以空间换时间,不争一城一地之得失,把日本拖住,就能将日本人拖垮 。
应该说,李鸿章提出的这个战略是当时的唯一取胜之道 。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持久战法的提出者,他的建议,堪称对中国军事史的一个历史贡献 。此议一出,许多老谋深算的大臣纷纷表示同意 。
然而光绪却没有这个耐心 。日军在中国境内前进得越远,光绪就越惊惶失措 。他最担心的是日本人接近北京,让他和太后上演一次仓皇辞庙的惨剧 。战前下的所有决心这时已经不翼而飞,他所有的心思,都在于如何把日本阻止住 。他催战甚急,不断把最优秀的军队调上前线,而所有的前方将帅,都让他大失所望 。
光绪对他们的态度只有两种,一种是不断地指责,指责他们不负责任,指责他们“胆怯”“无谋略” 。另一种是恫吓,动不动就以“军法从事”“决不宽贷”的圣旨相威胁 。在光绪的不断催促下,最精锐的部队不断被送上锋线,不断被日军吞噬,正中日本人的下怀 。
陆军的失败,很大程度上与光绪的指挥思想有关 。海军同样如此 。光绪的逻辑是只要战败就是有罪 。甲午战争的第一战丰岛海战之后,光绪对海军提督丁汝昌极为不满,要撤他的职,经李鸿章力保,才侥幸留任,不过光绪对丁的恶感一直没有消除 。
北洋海军的最后覆没,与光绪皇帝赏罚失当有直接关系 。几乎从战争开始,光绪就不断下严旨,威胁要将那些不敢拼命的海军军官“从重治罪” 。在光绪的威胁下,著名勇将邓世昌、刘步蟾、杨用霖先后自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