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光绪的态度,包括师傅翁同龢在内的一大批朝臣,特别是绝大多数年轻的中下级官员,都坚决支持,一致欢呼 。
在他们当中,曾国藩的孙子、翰林院编修曾广钧的言论最有代表性 。他建议,大清此战不但要击败日本,还要抓住机会干脆把日本从地图上抹去,把它变成中国的一个省 。只有这样,才能永绝后患!
皇宫教育的失败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那么乐观,比如北洋海陆军最高统帅李鸿章和他的部下们 。
其实早在20年前,李鸿章就已明确意识到,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必将成为中国最危险的敌人 。1874年,就是光绪入宫前一年底,李曾在一份奏折中提到:“泰西虽强,尚在七万里以外,日本则近在户闼,伺我虚实,诚为中国永远大患 。”他所组建的北洋海军,十分明确地把日本作为假想敌:“今日所以谋创水师不遗余力者,大半为制驭日本起见 。”
对国际事务颇有了解的李鸿章十分清楚这个小国20年来的发展变化 。特别是在成功的政治改革之后,日本国的国家效率、战争动员能力等综合国力已远远超过中国 。
基于这种判断,李鸿章提出了“避战求和”的建议,建议光绪主动从朝鲜撤军 。如果避过此战,中国就可以获得一个战略机遇期 。在实力充足之后,再与日本交锋不迟 。
后来的事实证明,李鸿章这一建议是有道理的 。如果这样,日本挑战中国的时间表就会被延后 。然而,对李鸿章这一建议,光绪认为简直荒唐可笑 。主动撤军,有失大清的体面,必不可行 。他指示李鸿章抓紧时间,整军备战 。在光绪的严厉催逼下,大清终于上了日本的圈套,走上与日本决一死战的不归路 。
战争是一个放大器,它可以全面而清晰地展示一个人的素质 。
在亲政后的第一个重大决定中,光绪暴露了他知识储备的严重不足 。虽然从10岁起,太后就让他学习阅读奏折,但亲政5年后,他对国际事务,特别是对近在咫尺的这个邻居,仍然是惊人地无知 。问题就出在他接受的被认为是非常成功的帝王式教育上--
1919年,当溥仪的英文教师庄士敦走进这座宫殿的时候,他第一个感觉是时光倒流:“庄严肃穆的神武门,将我引进了一个空间与时间上与外界迥然不同的世界 。通过这道城门,使我……从20世纪的中国倒退回了其历史可追溯到罗马帝国之前的古老中国 。”
在高大的门洞之外,是生机勃勃的喧闹的城市,而在门洞之内,却是沉寂、荒凉的像时间被锁住的另一个世界:“位于紫禁城深处的这些宫殿,与中国的共和世界在空间上相距不啻万里之遥,断非数百步之隔,在时间上相距无异千年之久,决非共处同一时代 。”
虽然外面的世界日新月异,紫禁城却还充斥着康熙乾隆年间的空气 。虽然在光绪出生前四年已有中国政府考察团游历欧洲,虽然在他七岁时中国已派出了第一批留学生,光绪皇帝接受的教育却完全是传统的 。他的师傅是状元出身的老儒翁同龢,教科书也与历代皇帝毫无二致,不过是《帝鉴图说》《十三经》《圣祖圣训》之类的“帝王之学” 。
按照时代的需要衡量,光绪的教育其实是非常失败的 。他的知识结构严重不合理 。在挟炮舰而来的西方文明浪潮已经把古老的中国文明冲击得摇摇欲坠之际,他的头脑仍停留在中世纪 。
《瀛台泣血记》的作者德龄在叙述她经历的宫中生活时写道:“一个人只要在皇宫里住三五年就会变得愚蠢 。”她指出,那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与外界绝少交流,见闻极为有限,生活极为刻板,极端迷信神权、迷信皇权,无形中造成一种凝固的空气 。即使是一个天资高的人也会被束缚得失去聪明 。
- 清宫谜案:慈禧真害死了东太后慈安?
- 曝鲜为人知的袁世凯收买日奸之秘闻
- 清宫未解之谜:咸丰帝喝鹿血暴毙之谜
- 唐史秘闻:貌美的杨贵妃为何没能成为皇后
- 揭秘皇权秘闻:皇帝出游时谁来守家?
- 清宫秘史:揭开慈禧太后不可告人的第三类情感
- 胆小勿入 七大北京故宫的传说,深夜清宫女鬼游荡
- 舍不得光绪帝 光绪珍妃井灵异事件,珍妃冤魂不散
- 清宫谜案:雍正皇帝真被吕四娘刺杀?
- 朝鲜战争秘闻:日军曾秘密出兵帮美国打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