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风八面的大唐战记:玄甲天下,四方来朝( 五 )


二 东北方
【威风八面的大唐战记:玄甲天下,四方来朝】高丽——隋炀帝攻高丽 , 引起国内民众大反抗 , 对中国统治者应该是一个严重的教训 。唐高祖曾和高丽国交换本国流亡人 , 高丽送还中国流亡人将近一万 , 足见高丽对唐朝的态度是友好的 。唐太宗灭突厥 , 高丽愈益表示友好 。唐太宗却滋长了侵略野心 , 自恃国大兵强 , 企图加害弱小的邻国 , 以为一定能得到胜利 , 事实和愿望恰恰相反 , 他得到的是悔不可追的失败 。
二年 , 高丽西部酋长泉(姓)盖苏文(名)杀高丽大臣百余人 , 又杀国王高建武 , 立高藏为国王 。泉盖苏文专擅国政 , 用严刑立威望 , 高丽内部自然不能相安 。唐太宗觉得有隙可乘 , 六sisi年 , 决定亲自率兵往攻 。群臣多上书劝阻 , 裕遂良建议说 , 派二三猛将率兵四五万出战 , 即可成事 , 不必亲往 。唐太宗不听 。唐太宗和外国作战 , 都是命将出师 , 这一次独违常例 , 一定要自己去 , 原因是(一)隋炀帝侵高丽大败 , 唐时群臣和兵士还留有疑惧的心理 , 唐太宗宣布五条“必胜之道” , 就是要解除疑惧 , 事实上疑惧确是被解除了;(二)唐太宗自以为有必胜之道 , 发生骄做轻敌的心理 , 要亲自去炫耀“老人”的本领 , 后来用兵失败 , 主要是因为骄傲轻敌 。当然 , 更主要的还在于战争的正义性不在唐太宗这一边而是在高丽那一边 。
四年 , 唐太宗派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 , 率战舰五百艘 , 载士兵四万三千人自莱州泛海向平壤 。派李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 , 率步骑兵六万及一部分西北方胡兵向辽东 , 两军合势并进 。又令新罗、百济、奚、契丹配合唐军分路击高丽 。六si五年 , 唐太宗率诸军自洛阳出发到幽州 。李勣、张亮两路都获有战果 。盾太宗亲到辽东城下督战 , 唐兵破辽东城 , 又取白岩城(辽宁辽阳市东北)、盖牟城(辽宁盖平县) 。唐太宗进军攻安市城 , 高丽将高延寿、高惠真率兵十五万人救安市 , 唐太宗看到大量敌兵 , 高兴得亲自上阵指挥 。李道宗献计说 , 高丽全国兵都在这里 , 平壤守备必弱 , 请给我五千精兵 , 直攻平壤 , 这样 , 数十万敌兵必然溃败 。唐太宗似乎不曾听见 , 一心指挥作战 。唐军大破高丽军 , 高延寿、高惠真率残兵三万余人到军门投降 。唐太宗对二人说 , 东方年轻人 , 在海边跳来跳去 , 说到打仗 , 那能比得上我老人 , 今后还敢同皇帝打仗么?又写信给太子(唐高宗)和留守大臣高士廉说 , 我做将官 , 本领怎样?这都是骄气十足的表现 , 他当然知道李道宗献的是好计 , 只是以为击破高延寿主力军后 , 率大军到平壤城下受降 , 更能满足自己的骄心 , 因此当作不听见 。唐军百计围攻安市城 , 守城人坚守不屈 , 这时候天气寒冷 , 草枯水冻 , 粮食又快用完 , 兵马无法久留 , 战无不胜的唐太宗只好从安市城下退兵回国 。唐军夺得十个城 , 掳获辽、盖、岩三州居民七万人 , 算是这次战争的收获 。盾太宗深悔不该出兵 , 叹道 , 魏征如果活着 , 一定不让我走这一趟!唐太宗行施欺骗高丽军民的手段 , 确是用尽心计 , 但是他终于失败了 , 百战老人并不比东方年轻人强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