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变法,都一定会触及既得利益 。因此一定会遭到依靠旧制度不合理之处寻租的既得利益者反对 。如果改革者的策略不对,也有可能遭到不是依靠寻租、而是依靠公平竞争获得既得利益者的反对 。寻租和非寻租既得利益者的联合反对,很有可能导致改革的失败 。历史不可能重演,但是历史的教训必须记取 。我国今天的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有必要回顾一下当年戊戌变法失败的教训,以为今鉴 。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已经有很多人分析过 。通常的说法都是归于慈禧为首的保守势力的反对,袁世凯的告密等 。但对于改革者自身的失误分析比较少 。象戊戌变法这样在民族危亡时刻展开的全面改革,有反对者是很正常的 。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改革者是否能够因势利导 。现在让我们分析一下改革者自身有哪些失误 。
其一,变法没有顶层设计,事情想得太简单、太急于求成了 。维新派领袖康有为一生仅仅面见过一次光绪帝 。光绪帝向其抱怨反对势力强大,自己没权等 。康有为对光绪帝强调三点 。一是坚定变法决心,必须变法,全变,大变,不能枝节之变 。二是变法的美妙前景,“泰西(注1)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 。”“以皇上之圣,图自强,在于反掌间耳” 。三是针对皇上无权的情况,“就皇上现在之权,行可变之事,虽不能尽变,而扼要以图,亦足以救中国 。”对于中国社会的小农经济结构、缺乏商法、民法的传统(注2),对于如何建立改革的统一战线和依靠力量,如何用增量带动存量改革,改革的分步展开都没有冷静的思考和系统的设计,没有建设性的意见 。改革是改错,一般不到生死攸关的绝望关头,政治势力没有断然改革的勇气,但面临绝境的改革却为改革布下了地雷阵和万丈悬崖的陷阱 。改革的绝境环境,使得改革的主导者不能犯大错 。一旦稍有失误,反对者就将以失误作为攻讦的口实,观望者却以之为退缩的砝码,改革者也难确保自己的信心 。这时刻,不仅需要康有为鼓励光绪帝壮士断腕 。更需要以其为首的维新派妥善安排全局、步步理性的谋篇布局、通盘规划;还要有吸纳各股势力、化干戈为玉帛、杜绝兄弟阋墙的内部损耗的胸襟与气魄 。但是客观地说,这些必要的功课维新派并没有做 。自公历1898年6月11日发布《定国是诏书》,百日维新期间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 。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当时大部分地方对于光绪帝的政令都没有忠实执行 。但是就连忠实执行皇帝政令的湖南省都跟不上变法的步伐 。
光绪帝
其二,不懂得建立改革的统一战线 。以光绪和慈禧的关系处理为例,当时的权力结构是帝—后结构,光绪虽然是合法的皇帝,但他不仅仅是没有实权,关键是没有政治斗争经验;慈禧虽然已经归政,但她是个政治女强人,一旦不玩政治就非常难受,朝中大臣多是她的亲信,实权实际上是掌握在慈禧手中 。不管维新派是否愿意,这就是现实 。光绪如果能够承认现实,处理好与慈禧的关系,利用慈禧的政治经验和在大臣中的威望,实际上可以增加变法的胜算 。在1897年11月德国占领胶州湾后,光绪痛哭流涕,慈禧曾安慰皇帝说:“苟可致富强者,尔自为之,吾不内制也” 。在争取慈禧支持变法之前,按理应该母子俩互相敞开谈一下,取得彼此的谅解和支持,也适当地宽慰慈禧归政后感觉被冷落的心理(注3) 。但光绪很不策略地请庆亲王奕劻转述住在颐和园的慈禧,“如太后不同意变法,我愿退让此位,不敢做亡国之君” 。当时国家危机重重,光绪这样说实际上是在以撂挑子为要挟,激化矛盾 。慈禧恶狠狠地说:“由他去办,事办不出模样,再说 。”这实际上是把慈禧推到了变法的对立面 。以致变法开始第5天,慈禧就命宠臣荣禄署理直隶总督,掌握京津一带兵权;规定今后新任二品以上大臣,必须向皇太后上折谢恩;将帝党核心人物、光绪帝的师傅翁同龢削职为民 。事实上慈禧要的是权,并不是反对变法图强 。在亲手扼杀了戊戌变法后的两年,1901年1月29日,慈禧在西安颁布新政上谕,清末新政在慈禧亲自推动下启动 。但可惜的是由君主专制向君主立宪制改革的窗口期已经过去,民主共和的大幕已经拉开,这是后话(注4) 。
- 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的异同比较
- 杨门女将蒙骗中国千年的秘密:杨六郎应为杨大郎
- 揭秘: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有个性的五位青楼风流客
- 中国第一代女飞行员秦桂芳:81岁弯腰双手可着地
- 日731部队伪装成木材厂:试验用中国人称为原木
- 中国威胁论:冷战时期所谓苏联威胁论翻版
- 元朝地图中国古代元朝地图
- 姥鲨,软骨被用来做中药和日本春药
- 高旻睿颜值高演技也在线,在剧中帅气大长腿的他酥曝少女心
- 抖音你的小甜甜火遍网络,物质世界中最纯真朴实的一股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