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权意识的兴起使盛唐时期出现开放的着装现象
文章插图
唐代仕女画
女权意识的兴起使盛唐时期出现了一种开放的着装现象,即女着男装 。据《新唐书?五行志一》记载:“高宗尝内宴,太平公主紫衫、玉带、皂罗折上巾,具纷砺七事,歌舞于帝前 。帝与武后笑曰,‘女子不可为武官,何为此装束?’”《新唐书·李石传》也记载:“吾闻禁中有金鸟锦袍二,昔玄宗幸温泉与杨贵妃衣之 。”此种风气后来波及民间,史称:“至天宝年中,士人之妻著丈夫靴、衫、鞭、帽,内外一体也 。”
女着男装在中国长期的古代社会中是极为罕见的,《礼记·内则》早就规定:“男女不通衣服 。”女子着男装被视为不守妇道,视为妖服,而唐代是古代社会的上升期,强盛的国力,先进的文化,为人们追求生活享受创造了条件,女权意识也就在这个特殊的时代崛起,女性的社会地位明显提高,一些贵族女性更是获得了与男性相当的政治权利,在唐代不仅出现了上官婉儿、皇后韦氏、太平公主等一系列宫廷女性弄权擅政的政治事件,而且产生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 。正是在女权意识崛起的特殊情况下才产生了如此开放的着装方式,反过来这种现象的出现更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开放与兼容 。因而女著男装宛如一枝出园的红杏,使本来已经色彩缤纷的唐代女装更加富有魅力,使整个唐代也为之鲜活起来了 。
对丰腴肥美体态的欣赏影响了唐代女性着装
唐朝之前世人对女性纤丽含蓄之美有良好的评价,而唐人对人体自身的欣赏,更注重于写实,在纤细中包含饱满,从而使女性的曲线美突出了健康开放的特色,这种勇于发现和直言不讳地表现生活中一切美妙之处的胆略,使对女性美的欣赏成为流行于宫廷市井的风尚,由初唐稍嫌清秀的仕女到盛唐俏丽的女郎至中唐丰满甚至略显臃肿的贵妇,以丰满为美以开放为尚,成为唐人审美的特征 。
唐代仕女
对丰腴肥美体态的欣赏,促使贵族女子服装在潇洒的胡服、男装之外,充分吸收初唐窄袖襦裙的特点产生了新式服装:大袖袒胸裙,它由大袖衫和高束腰的裙子组成,为袒胸贯头式,领子开得很底,不著内衣,胸乳半露于外,同时为了充分突出美丽丰腴的曲线,女性往往以轻纱为裙质地,其上绣团花,露肩裸背,从披纱中透出细腻的肌肤 。男性对这种服装是肯定的和欣赏的,纷纷加以赞美,如方干《赠美人》:“粉胸半掩凝晴雪”;温庭均《女冠子》:“雪胸鸾镜里”;周濆《逢邻女》:“漫步罗裙半露胸”;李群玉《赠歌妓诗》:“胸前瑞雪灯斜照”;欧阳询《南阳乡子》:“二八花钿,胸前如雪脸如花”等等,唐人在壁画、陶俑、雕塑中也把这种装束保存下来传之后世,穿过悠远的历史时空,仍然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女性高贵典雅的美 。
唐代女子在开放上衣的同时,也非常重视的下衣的形式 。下衣即下裳,下裳为裙,当时制裙面料多为丝织品,但用料有多少之别,通常以多幅为佳 。裙腰上提高度,有些可以掩胸,下身仅着抹胸,外披纱罗衫,致使上身肌肤隐隐显露 。如周昉《簪花仕女图》,以及周濆“惯束罗衫半露胸”等诗、画即描绘这种装束 。这是中国古代女装中最大胆的一种,足以想见当时思想开放的程度 。唐代裙的质料、色彩和样式均大大超过前代,可谓群芳争艳,瑰丽多姿 。如唐诗中所涉及的诸多裙式有:“上仙初着翠霞裙”,“荷叶罗裙一色裁”、“两人抬起隐花裙”、“竹叶裙”、“碧纱裙”、“新换霓裳月色裙”等 。
- 古人为何把居丧守制称为丁忧
- 唐肃宗皇后吴皇后简介唐代宗李豫生母章敬皇后
- 唐代宗李豫之后的皇帝是谁?李豫死后谁做皇帝
- 唐代宗李豫的皇后是谁?唐代宗李豫的皇后简介
- 揭秘:中国唐代历史上离奇的长安城美少年失踪案
- 解读:中国历代皇帝为何大多成了光屁股皇帝
- 秦始皇为何不停的开疆拓土的原因:只因自卑作祟
- 揭秘:诸葛亮为何难以入围千古名相之列?
- 盗墓贼如此猖狂为何诸葛亮的墓没人敢碰
- 中国的僵尸为何都是一副清朝官员打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