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的风俗习惯传统节日七夕节有哪些风俗

七夕节的风俗习惯:千百年来,牛郎、织女的故事变得家喻户晓 。每年到了七夕的晚上,大家就会出门去看牵牛、织女星渡河相会 。传说西汉的窦太后自小秃头,家人嫌她丑陋,就不准她出门看星 。当然,并不是每个女孩都像窦后小时候一样的不幸 。事实上,七夕的重头戏就在这些女孩的身上呢!因为传说中,织女的手艺极巧,能织出云彩一般美丽的天衣 。为了使自己也能拥有织女一般的巧手,在少女之间,遂发展出了一种「乞巧」的习俗 。乞巧的习俗大约早在汉代就形成了,只不过是後来才和牛郎、织女的故事相结合 。乞巧用的针就分双眼、五孔、七孔、九孔之多 。七夕晚上,手拿丝线,对着月光穿针,看谁先穿过就是「得巧」 。另一种丢针卜巧的方法,是在七夕的中午,放一盆水在太阳下曝晒,过了一段时间後,空间中的尘土就会在水面上结成一层薄膜 。
这时把针丢在水里,有了薄膜的支撑,针会浮在水面上 。再看看水中所呈现的针影,如果成为云彩、花朵、鸟兽之形,就是得巧 。反之,若呈现细如线、粗如槌的影子,就是未能得巧 。
除此之外,七夕当天还得在月下设一香案,供上水果、鲜花向织女乞巧 。据载,蔡州有位丁姓女子,十分擅长女红 。有一年七夕她乞巧时,看到一枚流星掉在她的香案 。第二天早上一看,原是只金梭 。从此之後,她的「巧思益进」 。
乞巧的方式之多,甚至连祭织女的供品也可派上用场 。供品中必不可少的是瓜果,如果夜里有子(一种小蜘蛛)在瓜果上结网,就表示该女子已得巧 。讲究一点的,如唐朝宫女,就把子放在小盒子中,第二天早晨打开来看 。如果网结得就是巧乞得少 。
另有窃听哭声之说,据说必须要是个童女,在夜阑人静之时,悄悄的走近古井之旁,或是葡萄架下,屏息静听,隐隐之中如果能听到牛郎、织女对谈或是哭泣的声音,此女必能得巧 。
妇女间乞巧,男子也没闲着 。俗传七月七日魁星的生日 。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 。魁星爷就是魁斗星,廿八宿中的奎星,为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也魁星或魁首 。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都是因为魁星主掌考运的缘故 。
根据民间传说,魁星爷生前长相奇丑,脸上长满斑点,又是个跛脚 。有人便写了一首打油来取笑他:不扬何用饰铅华,纵使铅华也莫遮 。娶得麻姑成两美,比来蜂室果无差 。须眉以下鸿留爪,口鼻之旁雁踏沙 。莫是檐前贪午睡,风吹额上落梅花 。相君玉趾最离奇,一步高来一步低 。款款行时身欲舞,飘飘踱处乎如口 。缘世路皆倾险,累得芳踪尽侧欹 。莫笑腰枝常半折,临时摇曳亦多姿 。
然而这位魁星爷志气奇高,发愤用功,竟然高中了 。皇帝殿试时,问他何脸上全是斑点,他答道:「麻面满天星」;问他的脚为何跛了,他答道:「独脚跳龙门」 。皇帝很满意,就录取了他 。
另一种完全不同的传说,说魁星爷生前虽然满腹学问,可惜每考必败,便悲愤得投河自杀了 。岂料竟被鳌鱼救起,升天成了魁星 。因为魁星能左右文人的考运,所以每逢七月七日他的生日,读书人都郑重的祭拜 。
【七夕节的风俗习惯传统节日七夕节有哪些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