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如何过中秋节的?唐代女人爱拜月( 二 )


宋代 , “中秋节”的概念已形成 , 而且深入民间 。
“中秋节”的提法最早出现于南宋吴自牧所著的《梦梁录》中 , 这本书所记述的是南宋时的节日风俗 , 卷四中的“中秋”条称 , “八月十五日中秋节 , 此日三秋恰半 , 故谓之‘中秋’ 。”而该书的《序》 , 即是吴自牧于“中秋日”所作 。
宋代除继承了唐代女性中秋拜月的风俗外 , 还有更潇洒的活动“玩月” 。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秋”条称 , “中秋夜 , 贵家结饰台榭 , 民间争占酒楼玩月” 。当时的皇家还会举办“中秋晚会” , 附近居民半夜都能听到从后宫传出的音乐声 , 此即所谓“丝篁鼎沸 , 近内庭居民 , 夜深遥闻笙竽之声 , 宛若云外” 。民间也不会早早休息 , 连小孩都不肯睡 , “闾里儿童 , 连宵嬉戏 。夜市骈阗 , 至于通晓 。”
南宋时期 , “玩月”热闹得更近乎疯狂 。吴自牧笔下曾详细记述了临安的中秋之夜:“此际金风荐爽 , 玉露生凉 , 丹桂香飘 , 银蟾光满 , 王孙公子 , 富家巨室 , 莫不登危楼 , 临轩玩月 , 或开广榭 , 玳筵罗列 , 琴瑟铿锵 , 酌酒高歌 , 以卜竟夕之欢 。至如铺席之家 , 亦登小小月台 , 安排家宴 , 团子女 , 以酬佳节 。虽陋巷贫窭之人 , 解衣市酒 , 勉强迎欢 , 不肯虚度 。此夜天街卖买 , 直到五鼓 , 玩月游人 , 婆娑于市 , 至晚不绝 。”
这段文字不需要翻译 , 相信读者也能体会到当时中秋节的热闹气氛 。南宋中秋之夜可谓“欢乐之夜” , 当时负责京城治安的“金吾”(相当于警察的官员)也不多事 , 干脆取消了夜禁 。
【古代人如何过中秋节的?唐代女人爱拜月】宋代这种“玩月”的时尚 , 亦即大家所说的“赏月” 。其实唐代已出现“玩月”一词 , 唐卢肇《唐逸史》中便提到唐玄宗李隆基“玩月”之事 , 当时名叫罗公远的道士 , 曾应召入京 , 于中秋之夜“侍明皇于宫中玩月” 。
宋代对中秋节的最大贡献 , 是给中秋节赋予了“团圆”的内涵 。后来中秋节被视为“团圆节” , 源头应该在北宋 。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在《水调歌头》里 , 把北宋人对中秋节的理解阐释得淋漓尽致——
“明月几时有 , 把酒问青天 。
不知天上宫阙 , 今夕是何年?”
在中秋明月夜 , 苏大才子毫无睡意 , 借酒消解对远方弟弟苏辙的思念——
“人有悲欢离合 , 月有阴晴圆缺 ,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 千里共婵娟 。"
从此 , “但愿人长久 , 千里共婵娟”成为每一个中国人中秋佳节里最美好的愿景!
“月饼”一词始于南宋
“小饼如嚼月 , 中有酥与饴”
聚餐 , 是中国节日永远的主题之一 , 和端午节“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一样 , “吃月饼”是中秋节的食俗 。中秋吃月饼风俗始于何时 , 有不同的说法 。
民间说法是始于唐初 。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 。当时有位经商的吐蕃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 。唐高祖李渊(一说唐太宗李世民)心情大好 , 对着月亮脱口而出:“应将胡饼邀蟾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