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蜀汉灭亡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真正的原因并非是谯周的劝谏,而是内忧外患 。如果真要说误国的话,有人或许认为是诸葛亮和姜维误国的层次更重一些 。当然每个人的看法不同,并不是不尊重诸葛与姜维,毕竟诸葛与姜维忠心为国的事迹世人皆知,然而其六伐九出耗尽蜀汉的国力,误国之嫌非常大 。
网络配图
很多人认为,蜀汉的地域狭小,不六伐九出怎么能够扩大蜀汉的土地呢?俗话说:“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我们不妨将这个“人”讲成是民心如何?即使蜀汉地小民乏,但是只要蜀汉君臣民同心同德又怎么会被曹魏所灭呢?东吴抗曹,曹操强大,孙吴弱小,也没有把孙氏灭掉嘛 。
当然笔者的意思不是偏安一隅,魏国是要伐的,但并不是如此频繁的伐,而是修内政,明得失,后待机而动,世人岂不知弱秦统一天下六国之故事,由此观之,诸葛、姜维穷兵黩武之误显而易见了,但是对于个人认为姜维和诸葛也尽人事尽臣职,只是不推崇其穷兵黩武的策略而已 。很多认为谯周之谏违背儒家忠君爱国的思想,其实不然,谯周是忠君爱国的 。
《三国志》记载,“时后主颇出游观,增广声乐 。周上疏谏,徙为中散大夫,犹侍太子 。于时军旅数出,百姓雕瘁,周与尚书令陈祗论其利害,退而书之,谓之仇国论 。”,大意是说刘禅经常外出游逛,并增造后宫,广设伎乐,沉湎于酒色之中,不理朝政,谯周劝谏不听,被降为中散大夫的虚职,后来姜维数出祁山,谯周与陈祗辩论,说穷兵黩武之利害关系,谓之仇国论 。
【解密三国:蜀汉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网络配图
谯周对刘禅的荒唐行径,竭力劝谏,以新莽末年的历史为例,阐明政权得失与民心有关系极大;姜维不顾蜀汉国力,一心伐魏,加上蜀汉政治腐败,把百姓搞得疲弊凋瘁,怨声载道,谯周就写了《仇国论》,提出治国之根本在于养民恤众,这些都体现了谯周忠君爱国的思想 。
有人认为谯周一言就将蜀汉拱手让与了曹魏,就是不忠君爱国了,首先,忠于刘禅就是忠君,国是由君和民组成,谯周劝刘禅降魏,未让刘禅受到侮辱,且《三国志·谯周传》中记载,“方今东吴未宾,事势不得不受,(受之)之后,不得不礼 。若陛下降魏,魏不裂土以封陛下者,周请身诣京都,以古义争之 。”
如此观之,谯周并非不忠,即使是南中督霍弋闻刘禅降魏,其下诸将均劝其尽快降魏,而霍却说:“今道路隔塞,未详主之安危,大故去就,不可苟也 。若主上与魏和,见遇以礼,则保境而降,不晚也 。若万一危辱,吾将以死拒之,何论迟速邪!”等到后主东迁洛阳之后,方率领六郡太守投降 。
网络配图
所以,古代忠君爱国的思想,讲是主辱臣死,而并非是非得一心一意跟从某位主公,如果主公投降了,而你却只听从原来的主公,那现在的主公完全有理由相信,原来的主公是在结党,那原来的主公会死得更快;而从爱国来看,谯周让成都之民未受战火的侵袭,功在千秋,也顺应了蜀民之心,且晋武帝代魏后,谯周几次被加官,历任骑都尉、散骑常侍等职务,这些职务都是一些虚职而已,谯周并非享尽富贵,而是一心教书授徒 。
而那些认为谯周误国,把蜀汉拱手送给曹魏的人,并不是真正的为蜀汉抱不平,而是心中充满权利的欲望,为的是一己之私 。从谯周自身而言,即使谯周不劝谏刘禅,成都城破之时而降魏,于谯周来说也没有什么损失,恰恰相反,刘禅得到的实惠是最多的 。
- 三国姜维怎么死的,假投降最后害死自己与别人
- 解密:人类盐史背后的那些权利阴谋财富和战争
- 诸葛亮征讨南中哪位三国大臣有能力阻止他呢?
- 不治而亡 三国徐晃怎么死的,被孟达一箭射中额头
- 三国郭嘉怎么死的,随曹操征伐乌丸时患病而死
- 解密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唯一没有葬入十三陵的皇帝
- 三国孙刘联合抗曹大败曹军会引发什么样的问题?
- 罗布泊之咒诡异事件解密,神秘的毒草让人有去无回
- 金蝉脱壳 三国徐庶怎么死的,被曹操威胁一言不发
- 孙权长子孙登简介三国时期吴国宣太子孙登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