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江南好风景,故人此日共清明 。”这是清代常州诗人黄仲则的诗句 。清明节不仅是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的春季仪式 。常州的民俗专家、著名老房子画家季全保说,常州人清明节的传统老习俗可谓非常丰富,早晨要吃过年时候的大团子,家家户户门框要插柳和桃花枝,扫墓上坟祭祖的时候要飘纸钱 。
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
在常武地区,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 。《荆楚岁时记》称:“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 。”寒食节的起源,据说是与春秋的晋国公子重耳的臣属介子推有关 。重耳流亡国外十余年,介子推护驾有功,当重耳返回故国即位,介子推却躲入深山,避官上位 。重耳以放火烧山企图逼出介子推,不料山火却将介子推烧死了 。为了纪念介子推淡泊名利的高风亮节,民间便有时日禁火之举 。在古代寒食禁火,只能吃冷食,家家户户在节前就纷纷制作甜干饼、锅摊饼、冷粥以便下咽充饥,寒食节里街上卖干饼的小贩特别多 。有诗云:“草色引开盘马地,萧声催暖卖饧饼 。”今天,寒食禁火的习俗早已销声匿迹了 。因为连续几天吃冷食毕竟对身体有害,它的消泯应是社会生活形态的进步 。但介子推淡泊名利,激流勇退的精神,值得纪念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写的“寒食帖”,就是对寒食节最好的写照和诠释 。
早饭吃过年蒸的油煎大团子
常州人清明节一大早,家家户户门框上要插柳条和桃花枝,以鲜艳的红绿祛除隔年的邪祟 。为什么要插柳枝?《齐民要术》称:“取杨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门 。”清明是鬼节,借柳枝避邪驱鬼也在情理中 。还有一说是纪念词人柳永,他死后每年清明节,人们在路边插柳作为悼念,这种习俗也延续下来了 。而小孩子则是把柳枝编成圆形环圈戴在头上,或把柳枝连叶带皮捋到顶梢,成一柔软可以抖动的“柳球” 。也有人家将艳丽的桃花插在檐下的门环上,以示清明临门,平安报春,藉以辟邪,带来福祉 。
除了这些,清明节当天,常州人早饭会吃没有馅的糯米大团子 。大团子是春节前就做好了的,放在冷水中泡着,要一直吃到端午节 。清明那天,拿出大团子,切成一片一片的下锅用油煎,根据自己的口味放糖或盐 。也有人家会放点柳叶在里面,意为添“青” 。常州人还有在清明节吃青团子的习俗,做青团子要到田头路边去采一种叫“绿茱头”的野生植物叶子,回来后洗净,揉出绿汁液来,经过滤煮沸后和米粉而做成青团子 。
上坟要在墓顶“飘纸钱”
清明是扫墓祭祖的节日 。节前,常州人有“上坟”的礼俗 。添土修墓的时间多利用在清明节前夕,先将坟上的杂草清除,并加土整修,如果墓碑上的字体模糊不清,还要用油漆描写,使其清晰 。以白钱纸放在墓顶,用泥块或瓦片压住,叫做“飘纸钱” 。修葺完开始祭拜,点燃香烛,摆上酒菜、糕团,按长幼辈份依次跪拜,同时焚化锭箔 。清明节“吃祠堂酒”,也是常武地区人过节的一项活动 。扫完墓要到祠堂去,在族长带领下行礼,中午喝祠堂酒,睦族敦宗,祈求祖宗保佑,合家平安 。
旧时,清明日常州在东岳大帝及府县城隍庙内,要例行出巡,民间称“出会” 。整个出会仪式隆重而整齐,彩旗幡扬,队伍中有云车、踩高跷、掮台阁、烧臂香等等,在城乡极盛 。所到之处家家户户在门口设香案迎奉,晚上再度出巡,谓之“夜会”,更是热闹非凡 。在出会期间,乡人还会邀请各路戏班,搭戏台唱“春台戏”,引来各路乡亲,通过“春台戏”祈求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家庭和睦 。
- 交杯酒的由来新郎新娘为什么要喝交杯酒?
- 含羞草为什么会合拢?为什么含羞草会闭合叶子呢,它是怎么做到的?
- 刘备为何挑选李严和诸葛亮一起做托孤大臣?
- 贾宝玉的哥哥贾珠为何早死?贾珠怎么死的?
- 贾宝玉为何做了和尚而不是道士?
- 通灵宝玉来历是什么?为什么玉丢了宝玉就疯了?
- 贾宝玉为何不喜欢美女薛宝琴?
- 大观园里为何只有贾宝玉一个男人?
- 薛宝钗的哥哥薛蟠为什么不喜欢贾宝玉?
- 薛宝钗为什么不愿教香菱作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