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薪尝胆的故事简介卧薪尝胆的主人公是谁( 二 )


与此同时,勾践听从大夫扶同"亲于齐,深结于晋,阴固于楚,而厚事于吴"的外交策略 。在"厚事于吴"的方针里,主要实行文种的"九术"中有关的计策,即"重财币以遗其君,多货贿以喜其臣",经常送些玉帛珍玩给吴国君臣,使他们高兴;"贵籴粟稾以虚其国",勾践回国后假报国中受灾,向吴国借粮1万石 。次年越国选上好的粮食,经过蒸熟后还给吴国 。吴国见越粮种优,于是用来作种子,致使吴国无收;"遗美女以惑其心,而乱其谋",越国向吴献上西施、郑旦二美女,夫差由是荒于政事;"遗之巧工良材,使之起宫室,以尽其财" 。勾践派3000木工到山中伐大树,并将所伐木材雕刻上花纹,然后献给吴国 。夫差用这些木材,大兴工程,修造宫殿,耗费民力;"遗之谀臣,使之易伐","强其谏臣,使之自杀",加深夫差、伯嚭与伍子胥之间的矛盾,使夫差逼伍子胥自杀,除掉了阻挠同越亲善的忧患 。越国一方面积极支持夫差北上同齐、晋争霸的方针,一面暗中同齐、晋、楚等国联络通好 。为了麻痹吴人,越国还对楚佯攻一次,楚国也派兵追击越军 。吴、楚是世仇,吴人见越攻楚,对越更加放心 。越国经过多年的准备,兵强马壮,只等有利时机,向吴发起攻击,以洗国耻 。
历史考证
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最终雪耻灭吴的故事一直在流传,然而有人提出疑问:历史上真有“卧薪和尝胆”这回事吗?
《左传》的“定公”“哀公”两代君王历史部分,大量记述了越王勾践当政国事,但没有提过他有卧薪尝胆之事,《国语》中的《吴语》和《越语》记载了吴越争斗经过,却也没有勾践卧薪尝胆的叙述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仅记载勾践:床前悬挂苦胆,坐卧都看得到,吃饭时尝尝苦胆的滋味 。司马迁认定勾践有尝胆之事,但没提卧薪之事 。什么时候出现“卧薪尝胆”这个成语呢?北宋文学家苏轼写过一篇《拟孙权答曹操书》 。北宋的苏轼为三国孙权虚拟一篇书信给曹操,信中,苏轼发挥想像,戏说孙权“卧薪尝胆” 。这个无中生有的事,与勾践并不相关 。到南宋时期,吕祖谦在《左氏传说》中,谈到吴王夫差“坐薪尝胆” 。明朝张溥在《春秋列国论》中说,夫差位,为报父仇,卧薪尝胆激励自己 。这种说法把夫差举出来,没勾践什么事儿了 。
南宋的书籍却屡屡提到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明末梁鱼的《浣溪沙》剧本,又极力渲染勾践苦心志、劳筋骨卧薪尝胆的英雄作为 。明末作家冯梦龙在自己的历史小中,也多次提到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 。
《吴越春秋》中《勾践归国外传》又是如此记载说:王归国后,磨砺身心,日夜操劳 。困极之时,“攻之蓼” 。蓼是非常苦的菜,蓼菜多了,就是蓼薪 。勾践困了,就用苦菜刺激眼睛鼻子,打消睡意 。“尝胆”是嘴体味苦滋味,“卧薪”则是“目卧则攻之以蓼薪”,不让眼睛闭上睡觉 。后人把“卧薪”说成是卧倒在柴草上,是《吴越春秋》的误解,误传 。
卧薪尝胆的故事催人奋进千百年,如果说是假的,后世人好生尴尬 。如果说是真的,又有许多证据反驳它 。总之,真真假假,让人困惑不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