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乾盛世为何不用清官用贪官?康熙重用贪官之谜

“康乾盛世” , 又称“康雍乾盛世” , 始于康熙二十年 , 即公元1681年平三藩之乱 , 止于嘉庆元年 , 即公元1796年川陕楚白莲教起义爆发 , 持续时间长达一百一十年 。这一时期 , 不论是在政治上 , 还是在经济、文化上 , 以及其它诸多方面 , 都将中国传统社会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 而国家的统一 , 疆域的扩大 , 社会经济的繁荣 , 无疑是“康乾盛世”最显著的历史特征 。
但是“康乾盛世”是一个不完美的盛世 。首先 , “康乾盛世”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 , 只有量的增加而没有质的改变 。其次 , 当时的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文化科技已经落后于西方 , 这是历史上的文景、贞观、开元等三大盛世时期所没有出现的情况 。第三 , “康乾盛世”下的清朝存在许多弊端:如制定过分的“重农抑商”政策 , 扼杀明末的资本主义萌芽;再如大兴文字狱 , 残害大量文人学士 , 严重禁锢了人民的思想 , 使得明末繁荣的百家争鸣 , 科技发展彻底消失 , 中国从此进入一个死气沉沉而昏暗的时代;尤其是康、雍、乾三朝大都重用贪官 , 而不用清官 , 导致“康乾盛世”的吏治极端腐败 , 黎民百姓怨声载道 , 这也成为大清王朝由强盛逐步走向衰落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
清官、贪官之分大概是从明朝开国时期开始的 。明朝之前的历代王朝 , 因为实行的是宰相制度 , 宰相统领群臣 , 完成皇帝交给的各项任务 , 维持王朝的生存和发展 。这样就使君权和相权保持某种程度的权利平衡 。因此 , 也就出现了历代王朝 , 宰相得意群臣跟着得意、宰相倒霉、群臣跟着倒霉的现象 。而在明朝废止了宰相制度 , 君权开始主宰一切 , 朝中的大臣士开始各自为战 , 不得不选择以自己个人的清廉形象抗争专制皇权 。而一般老百姓最痛恨的就是贪官污吏 , 因为官员的贪污意味着直接剥夺他们的收成和利益 。大明王朝的许多官员正是抓住这点 , 大力宣扬自己的清廉 , 抗议朝廷滥用权力 , 伸张自己心目中的王道和正义 , 以获得广大老百姓的同情和支持 。
因此 , 从历史上看 , 有明一朝的朝中官员和皇帝之间的关系最为紧张 。大明王朝之所以建立锦衣卫和东厂、西厂三大特务机构 , 就是为了监视、打击那些敢于冒犯皇权的各级官员 。但有明一朝的历代君王 , 似乎都没有找到彻底的解决与清官对立的办法 , 就是逮捕、杀头都无济于事 。那些敢于抬着棺材冒死上朝进谏的官员不仅没有根绝 , 反而得到了广大老百姓的大力支持 。而这些抬着棺材上朝进谏的官员 , 在老百姓的心目中不仅是响当当的清官 , 而且是响当当的忠臣 。
古代有一句名言 , 叫做“国家昏乱有忠臣” 。从这个意义上说 , 与忠臣、清官对立的自然就是昏君了 。同样的道理 , 为官不贪 , 乃是天经地义的常理 , 表彰清官 , 或者说不贪污的成为一种稀有的高尚道德行为 , 也就意味着贪污已经是常态了 。到了清朝 , 皇帝们终于找到了解决朝廷官员与皇权之间的紧张关系的方法 , 那就是重用贪官 , 不用清官 。清代的康、雍、乾三朝皇帝在大角狠抓廉政建设的同时 , 却暗中纵容和鼓励官员大肆贪污 , 中饱私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