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一生十次更换主公为何还能称历史大英雄?( 二 )


"(《三国志·先主传》)曹操的谋士董昭说过:"备勇而志大 。"(《三国志·董昭传》)刘备在荆州 , 从刘表的坐上起身上厕所 , 回来时流着眼泪 。刘表怪问之 , 他回答说:"过去常常身不离鞍 , 大腿里侧的肉都消瘦了 。
时光如同奔马 , 不觉老之将至 , 而功业无成 , 所以感到悲哀 。"(《三国志·先主传》裴注引《九州春秋》)在三顾茅庐时 , 刘备对诸葛亮说:"汉室倾颓 , 奸臣窃命(奸臣窃夺了皇权) , 主上蒙尘 。
孤不度德量力 , 欲伸大义于天下 , 而智术短浅 , 遂用猖蹶(使我遭受挫折) , 至于今日 。
然志犹未已……"(《三国志·诸葛亮传》)"欲伸大义于天下"和"志犹未已"这些话 , 铿锵有力 , 落地有声 , 充分体现了刘备的"非池中物"的凌云壮志 。
《三国志》中曾如此高度评价刘备:"先主之弘毅宽厚 , 知人待士 , 盖有高祖之风 , 英雄之器焉 。及其举国讬孤於诸葛亮 , 而心神无贰 , 诚君臣之至公 , 古今之盛轨也 。机权干略 , 不逮魏武 , 是以基宇亦狭 。然折而不挠 , 终不为下者 , 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 , 非唯竞利 , 且以避害云尔 。"曹操说:"今天下英雄 , 唯使君与操耳 。
(《三国志·先主传》)"在不可一世的曹操眼里 , 除了自己外 , 只有刘备才够得上是英雄 。
他还说过:"刘备 , 吾俦也 。"(《三国志·武帝纪》裴注引《山阳公载记》)俦、同类 , 不相上下 。
程昱说:"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 , 终不为人下 。"(《三国志·武帝纪》)程昱又说:"刘备有英名 。"(《三国志·程昱传》)刘晔说:"刘备 , 人杰也 。"
(《三国志·刘晔传》)鲁肃说:"刘备 , 天下枭雄 。"(《三国志·鲁肃传》)周瑜说:"刘备以枭雄之姿……"(《三国志·周瑜传》)刘备待人之好 , 连刺客都不忍对他下手 。
《三国志》中有这样的记载:郡民刘平素轻先主 , 耻为之下 , 使客刺之 。客不忍刺 , 语之而去 。其得人心如此 。
《魏书》也记载了这则故事:刘平结客刺备 , 备不知而待客甚厚 , 客以状语之而去 。是时人民饥馑 , 屯聚钞暴 。备外御寇难 , 内丰财施 , 士下者 , 必与同席而坐 , 同簋而食 , 无所简择 。众多归焉 。
这不仅仅是刘备礼贤下士的真实写照 , 也说明了刘备的个人修养和超凡的人格魅力 。
信史《三国志》除记载刘备的英雄之志与时人对其的高度评价外 , 还记载了当时人们以行动对刘备的追随:如:中山大商贾张世平和苏双 , 以金钱资助刘备 。
使他有了拉队伍起家的本钱("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结拜毕 , 来日收拾军器 , 但恨无马匹可乘 。正思虑间 , 人报有两个客人 , 引一伙伴当 , 赶一群马 , 投庄上来 。
三人出庄迎接 。乃世平同苏双 , 每年往北贩马 , 近因寇发而回 。备请二人到庄 , 置酒管待 , 诉说欲讨贼安民之意 。
二客大喜 , 愿将良马五十匹相送;又赠金银五百两 , 镔铁一千斤 , 以资器用 。");在曹操屠戮徐州之际 , 徐州官员麋竺等根据陶谦死前的遗言 , 把徐州让给刘备 。